年輕的惡夢 - 陶傑

年輕的惡夢 - 陶傑

一個弱勢政府是如何誕生的?問題先出在自身。
特區政府委任新的特首辦主任,模仿英國首相府的心戰功能,先利用喉舌放風,告訴香港人:新的主任,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大內總管』」。
但是,心戰資料進一步說明,既然年輕:「曾特首亦深知這名四十五歲的主任,未必壓得住政府總部一眾司局長及資深政務官,早已想好調校特首辦主任的定位。」
這種政治廣告,設計很粗劣,以為小聰明,實際出了大醜,因為一看就知道,只顧替特首一人臉上補粉──「曾特首深知這樣」、「曾特首早已想好那樣」,卻暴露了嚴重問題。
原來「特區政府團隊精神」是假的,空降一個「有史最年輕」的特首辦主任,司局級高官和政務官,都不是做實事的人,只會欺侮新來這個四十五歲的老小孩。
大內總管,既「未必壓得住」一干頑劣搗亂之徒,那麼還「總管」什麼?這位人選既然不行,為什麼特首要為他重新「調校定位」?特別遷就?既然這個小孩學力未逮,從小六硬升上中一,要為他另開特別補習課程,那麼他要不要向納稅人「特別調校」一下工資,不要一個月拿四十萬,半價支薪,扣掉「壓不住」下邊的那截服務不到位的酬勞?
四十五歲還「未必壓得住」,香港人是看金庸小說長大的。《鹿鼎記》裏的康熙,七歲當皇帝,有四個顧命大臣在四周壓着。在十五歲前,康熙就把壓住自己的四大顧命大臣一一清除乾淨了。高官不看小說,也看過劉德華和梁朝偉的電視劇吧?這就是政治的通識課了。一個人情欠通,世故不識的政府,推行「通識教育」,難怪家長怕得要死。
四十五歲了,還「未必壓得住」?北望神州,看看偉大祖國的毛主席,一九二九年,「毛主席」在井岡山,已經把朱德一伙壓住了。那一年,才三十六歲。一九三五年,遵義會議,毛澤東又把周恩來一伙壓住了,那一年,主席他老人家才四十二歲。
四十五歲了,還壓不住一眾四分五裂的辦公室小男人,羞不羞呀?「我要做好這份工」,則敬勿浪費納稅人的公帑。七百萬市民共十二年的光陰,這也「微調」,那也「調校」,就此讓一伙智商和能力都還沒有成熟的「中環精英」浪費掉了。四十五歲,還「有史以來最年輕」,o靚模們十、七八歲,比這個總管年輕得多,人家還有寫真身材,肉香四濺,在書展一堆乳房,還壓得住至少五十萬愛書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