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拘捕「難民間諜」中國監視維人諜網曝光

瑞典拘捕「難民間諜」
中國監視維人諜網曝光

瑞典的一宗「難民間諜」案,揭露中國建構了監視流亡海外維吾爾族人的網絡。瑞典上月拘捕已入籍瑞典的維族難民梅蘇特(BaburMehsut),指控他從事間諜活動;也有海外維族人聲稱,曾接到恐嚇電話,被對方以留在中國的家人安全為要脅,逼他們提供情報。事件更引爆中瑞兩國外交戰,雙方互逐外交官。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ChristanScienceMonitor)》報道,瑞典情報安全機構上月4日逮捕梅蘇特,指他從去年1月至今年6月「以非法手段為其他國家取得、分發他人的資料,從中獲利」,案件預計在9月開審,一旦罪成,最高可判監4年。
報道指,61歲的梅蘇特曾任新疆和田市長,上世紀90年代末由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安排,經香港到瑞典申請庇護,2002年取得公民身份。2007年11月,曾被關押在古巴關塔那摩的維族人哈金簡獲釋,抵達瑞典並獲得政治庇護,兩個月後,梅蘇特開始從事間諜活動,與哈金簡關係密切,今年5月更以客人身份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第三屆會議。

中瑞兩國互逐外交官

流亡海外的維族人及學者都認為,中國有一個專門監控海外維族人士動態、挑撥維族團體關係的情報網絡。中共新疆區委書記王樂泉也公開宣稱,在掌握敵對勢力情報方面現在可以「做到敵未動我先知」。旅居德國的世維會秘書長多伊薩證實,海外維族人經常遇到間諜活動的困擾,中國當局甚至以還在中國的親屬的安全,向他們施壓,要他們協助「制止當局不喜歡的行為,或鼓勵當局希望做的行為」。
在梅蘇特被捕後不久,瑞典驅逐了一名中國外交官,北京隨後報復,也驅逐一名瑞典駐華外交官。雙方初時不願就此事發表評論,但瑞典外交部發言人其後表示,這次行動符合安全部的聲明,即「民主國家不鼓勵對難民的間諜活動」。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