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近公佈的數據乍寒乍暖,令投資者無所適從,如就業數據改善了一個月後又再惡化,便令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春芽」理論受到挑戰,但聯儲局剛公佈的會議紀錄仍堅持經濟於今年下半年復蘇,並調高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1.5至-1%。若以首季經濟增長錄得-5.5%,次季經濟萎縮幅度估計亦會超過2%推斷,要把全年經濟收縮程度收窄至1.5%或以下,下半年經濟非要突飛猛進不可。以近期經濟表現衡量,美國真的有此能耐嗎?
市場繼續炒「風險胃納」(riskappetite)。受到數據普遍向好及美企次季業績大致上較預期優勝所激勵,美股連升4個交易日,投資者不再抗拒風險,資金亦自美元和日圓兩大避風港中撤離,以致美元和日圓雙雙走軟,但縱使如此,美元和日圓亦只是失去早前的大部份升幅,沽壓仍然溫和。
在意大利舉行的G8+G5峯會曲終人散,美國標售長債又告一段落,美元回軟乃意料中事,此亦是筆者上周建議澳元可趁調整時吸納的背後原因之一。
不過,筆者對「經濟不好、美元不死」的信念未曾動搖,即使不少人唱好經濟會復蘇,眼前的種種數據卻未能印證經濟已步入坦途,更何況筆者並不接受「無就業復蘇」(joblessrecovery)此種怪論。美國經濟產值有七成要靠內需,失業率若朝着10%進發,消費市道又豈會不受影響?僥倖仍有份工的美國國民,亦會積穀防饑。因此,美元不會就此一沉不振,若遇到美元調整,仍可考慮趁低吸納。
美元可趁低吸納
上周建議扒逆水在0.7750買澳元,澳元最低跌至0.77美元,順利開盤不成問題,而澳元最高升至0.8069,亦超越了所定的0.80美元目標,這250點子利潤應可手到拿來。手風順便毋須再費神揀選其他貨幣,繼續炒澳元,但今次反其道而馳,若見0.8050可以試沽,升破上月底高位的0.8156便止蝕,目標看0.7780,希望可以再一次享受左右逢源的溫馨感覺。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