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動向地方亂批企業延交稅

內地動向
地方亂批企業延交稅

【本報訊】國家審計署08年調查結果顯示,被抽查214戶申請緩繳稅款、延期申報繳稅,及繳稅情況異常的企業中,33%有違規情況出現。審計署建議,擴闊消費稅徵收環節,以減少稅收流失。

違規延收稅款涉131億

審計署就08年稅收作出地氈式調查,分別對16省區市國稅部門稅收徵管情況,及18省區市財政預算管理情況作詳細審計。
調查發現,在抽查214戶申請緩繳稅款、延期申報繳稅,及繳稅情況異常企業中,國稅部門違規將71戶企業(佔33%)合共130.92億元(人民幣.下同)稅款延期徵收,佔當期應繳稅款54%;亦有稅局違規向企業提前徵稅和多徵稅款。
調查又發現,消費稅稅制設計不盡合理,稅收流失比較嚴重,如酒類及化妝品類生產企業,通過關聯交易等手段,壓低產品出廠價,從而少繳消費稅。
07至08年間,這些企業所繳稅款僅實繳金額27%,令稅局減收116.15億元。對此審計署建議,研究將消費稅計徵環節,從生產環節調整至批發、零售環節的可行性,防止企業利用關聯交易等手段,蠶食消費稅。
審計署又抽查了116戶享受高新技術稅收優惠的企業,當中73%不符合條件享受稅收優惠,涉及金額36.3億元。176戶以核定方式徵收稅款的企業,59%是具備查賬徵收稅款條件,令原來可收取的4.74億元稅款,因而少收76%。

消費稅研擴至批發零售

此外,審計署發現部份地方財政預算管理不嚴格,地方對上級專項補助的預算編報不夠完整,土地出讓收入等非稅收收入,未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如07年10個省共848.26億元非稅收入(以出讓土地收入為主),未納入一般預算金和基金預算管理,佔這些地區應納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22.6%。亦有部份地方的財政決算收支不準確,還有部份地方財政資金管理不嚴格,賬戶設置過多,令資金大量沉澱,部份地方財政對外借款規模較大,07年有9個省暫付款餘額達653.77億元。部份地方在收入徵管和支出管理上存在違規問題。

審計署調查發現主要問題

‧抽查11省後,發覺國稅部門違規批准71戶共130.92億元稅款
‧抽查11省共116戶,發覺其中85戶不符合條件享36.3億元稅收優惠
‧消費稅流失嚴重,達116.15億元
‧一些地方對上級專項補助預算編報不完整
‧土地出讓收入等非稅收入未全部納入預算管理
‧抽查287戶兩高(高污染與高耗能)企業,發現156戶屬應關閉、淘汰、限制或環保不達標準企業,於07年仍收取19億稅務優惠
‧部份城市開發區預算收支未納入所屬城市預算管理
‧部份地方財政決算收支不準確
‧部份地方財政資金管理不嚴格

資料來源:審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