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日本欄寫〈學生日少〉,讀者徐來電郵抽秤,指今年升中一之學生,應該係九七年出生嘅。徐先生講得啱,於是左丁山翻查過往十四年之香港出生人數與出生率,發覺○三年係一個分水嶺,該年出生人數只有47,687人,平均每個月不夠四千,唔怪得當時之產科醫生叫苦連天。但自○四年開始,香港出生率持續上升,猜想係與自由行有關,內地產婦大量來港之故。
睇番出生數字,一九九五年有68,375人,一路下降至○三年見底,○四年回升,有48,914人,一路增加到○八年之78,751人,今年○九年頭四個月有26,636人,全年可能高達八萬,創十五年新高,而粗出生率(crudebirthrate)亦由一九九五年之1.12%下滑到○三年之0.69%,再反彈到○八年之1.13%。
純睇出生數字,學校應該好高興,學生每年會持續增加吖嘛,不過事先要捱過一段鹹苦時期先。今年升中一嘅學生,絕大部份在一九九七年出生,該年出生人數有60,379,但參加派位學生有六萬八,多出七千七人或12.6%。九八年出生人數有53,356,九九年50,513,○○年有53,720,○一年有49,144,○二年有48,119,○三年有47,687,即係話由二○一○年起,中一學生即使按出生人數加大12.6%,仍然按年遞減至二○一五年陷於低谷為止,比二○○九年減少萬二至萬五人;未來七年,中學會受到極大之殺校壓力,對教育局嚟講,二○一六年及以後,學生是否又按年遞升而增加學校數目呢?認真傷腦筋。○八年出生之七萬八千七百個嬰兒,是否在二○二○年全部都進入本地幼稚園?如果係嘅話,已經關門嘅幼稚園不妨準備在二○一一年重開。
對出版教科書嘅書商嚟講,亦係頭痛,未來七年中學生人數不斷遞減,但小學生開始增加,正是進退兩難,資源調配方面,傷腦筋之至,見到咁嘅出生趨勢,最開心嘅就係私家醫院與產科醫生,然後係兒科醫生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