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行家不同,在下素來不搞記招,因為連同敝行同事,每周已於五六份報章發表文章,並上載敝行網頁,根本沒有開記招的必要。上星期總商會的張宏艷為在下破例搞了一次,一眾媒體赫然發現末日博士轉軚……搞錯了,在下僅將股滙波幅上限推高而已,下限不改,實屬修正。在連環衰退下,資產價格僅上上落落,再創新低又有何出奇?
將恒指上限推至21000至24000點,但下限8000至11000點不改,如斯寬闊,廢話也罷?且慢。美國在1963至1982的20年連環衰退期間,道指僅於570至1070的500點上落,頂比底高9成。日本在1992至2000的9年連環衰退期間,日經指數僅於12800至22800的10000點上落,頂比底高8成。恒指在1994至2005的11年間僅於6500至18400上落,頂比底高近兩倍,期間本港三底衰退。要是連環衰退,確可出現頂比底高一至兩倍、維時10至20年的大型上落市。由是觀之,在下的價位有何不妥?
每隔17年歷史重演?
滙市其實亦然。之前曾指,相距十六年半的美滙指數歷史重演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今只抽出當中的上落市,則見每隔17年似有歷史重演之象(見圖一及圖二)。1970至1982的13年間,美滙指數於85至120間上落,頂比底高4成;1987至2000的13年間於78至106上落,頂比底高近4成。由2004年數起的13年裏,美滙又會否以頂比底高4成的幅度上落?在下相信美滙已於去年的71見底,數上4成為99,恐是頂矣。
近月外幣極度牛皮,跌不下去,技術上看,橫行以後的突破是之前方向──即上升。但料本月餘下時間仍會牛皮,反而A股、大陸樓卻越升越有。要炒,炒些有波幅的吧,外幣孖展如何?
羅家聰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