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維與漢,卵與石,血與火 - 孔捷生

探針:維與漢,卵與石,血與火 - 孔捷生

記得我在本欄寫過〈圓明園獸首〉的文章,便有一位義憤填膺的愛國阿伯留言:「先撩者賤!」他確實說出閉關自守的農耕社會的一條質樸道理,當年誰叫你番鬼佬來華的,你們恃船堅炮利前來叩關索市,英法談判使團被清軍綁縛圓明園百般折磨,乃咎由自取。
今逢新疆事變,那位阿伯理應拍案重申他那條「先撩者賤」的公理。韶關血案發生在廠區裏,然而在網絡、手機、視頻風行的時代,這和發生在聚光燈下的社會舞台幾無區別。漢族員工群起暴打維族員工的視頻,還是洋洋自得的漢人放上網的,後面跟貼着大量嗜血的暴力語言。才過九天,遙遠的新疆捲起腥風血雨……恰巧《蘋果日報》留言版未見恢復,我已無緣聽到那位愛國阿伯此時的心聲了。
從韶關到烏魯木齊,怵目驚心的連鎖反應,說明「先撩者賤」只是鄉紳在祠堂給族人判別是非的原始標準,現代社會錯綜複雜,頭緒紛繁,經濟高速發展而又嚴重失衡,專制主義如同長命鎖,套牢不能與時俱進的民族政策,不同族群「相看兩厭」,衝突頻仍。偌大中國本身就是充滿怨恨、不平、歧視的等級社會,漢人自己就因地位、地域、城鄉、貧富等無數理由而互相歧視,更不必說異民族了。
維吾爾族本屬穆斯林中較為世俗化的一支,今日中共自己已不信共產主義,更不希望藏人維人虔誠宗教,而鼓勵其加速世俗化。這在藏人中收效尚微,但在維族中卻另有一番景象。「維吾爾在線」網站站長伊力哈木就為之痛心疾首:「我們在變成甚麼樣的民族?我們是一個有信仰的民族,但現在卻是盜竊、吸毒最多的民族。一個維吾爾人他去偷去搶去犯罪,沒人管沒人抓,但如果他去談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宗教問題,去反映真實的民族問題社會問題,馬上就會有人去抓他去關他。」他自己就是例證,烏魯木齊事變後,人在北京的伊力哈木已被拘押。他恰恰是反對疆獨憎厭暴力和對維吾爾文化的劣根批判最力的一個知識分子,他在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眼中絕對是個「維奸」,乃至「東突」分子都要取他項上人頭,但卻先被我朝專政力量「和諧」了。
在專制加拜金的後極權時代,華夏諸族都在退化沉淪。筆者很想寄語伊力哈木,維吾爾信仰文化的沉淪速度,怎比得上漢民族的信仰虛無和道德敗壞?比起漢人的坑蒙拐騙,維人在內地的偷竊與強買強賣真是小巫見大巫,維族至少沒有生產過荼毒三十萬嬰兒的毒奶,沒有承建過活埋七千學童的豆腐渣學校。由此可見,這並非某個族群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的問題,此為專制主義之下的集體精神沉淪。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訪問耶路撒冷時的演說辭。七五事變並不能改變維吾爾人是弱勢群體這一基本事實,如果一個國家不能令少數民族有認同感和向心力,這是誰的錯?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