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 - 陶傑

國寶 - 陶傑

學問家季羨林逝世,稱為「國學大師」與「國寶」。聽說當事人對這等封謚殊為反感,婉辭不敏,但你推是你的事,大師、國寶什麼的,他硬要給你加上去。
「季老」不喜歡做「國寶」,有他的理由。季先生留學德國,德國是哲學之鄉,德國人最講邏輯。「國寶」千萬不能做,季羨林一定明白這樣的邏輯推理:
一、季羨林先生是國寶。
二、中國的熊貓,舉國都知道,也是國寶。
三、熊貓是畜牲。
四,因此,國寶季羨林教授也歸屬畜牲類。
不但熊貓,連法國人拍賣的圓明園狗頭豬頭,也是「國寶」,這就進一步「強化」了「國寶」的野獸形象,如果你是這位季先生,他媽的,這等「稱號」,你會要嗎?
中國人社會不但愛圍觀哄搶,還喜歡分等級。即使封為「國寶」,季教授也難保身後安寧。「國寶」也有等級的:「終身名譽國寶」就比「首席國寶」高級,「首席國寶」也比「普通國寶」威猛。季羨林是國寶,錢鍾書也是國寶,國寶太多,不如成立一個「中國國寶委員會」,簡稱「寶委」,靈位一起供奉,委員會主席是季羨林,副主席是錢鍾書呢,還是倒過來?其遺孀、學生、粉絲,會不會抗議?還是交由北大清華全體師生一人一票「民主」決定?
季羨林如果當了正國寶,錢鍾書是首席常務第一副國寶,就傷了和氣,兩位大師在九泉之下,見面也不會打招呼,閻王爺設宴,都坐HeadTable,哪個坐在左方,哪個在右面,即使參考了鴻門宴的座次,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文人相輕呀,大家都把季羨林追封為「黃泉第一才子」,那麼第二才子錢鍾書、第三才子郭沫若,第四才子老舍,第五才子沈從文,豈不鬧翻地府?
「季老」生前愛清靜,但死了,喧嘩的中國人還是不許他清靜。
「季老」的遺體,最好還是風乾臘製,永久保存,像台灣的豬公銅像,讓萬千家長,帶着小孩排隊參拜,摸一摸季老冰涼的腳板,就懂事了,回家勤奮讀書,將來當個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