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將華人參政推向新層次,同時委任兩位華裔閣員──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長朱棣文。這兩位華裔閣員昨天(周二)一起抵達北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兩人行程較原訂提早兩個月,相信是為總統奧巴馬下半年訪華鋪路,更重要是向華兜售美國的潔淨能源技術。
駱家輝、朱棣文將晤領導人
駱家輝和朱棣文在北京,將會跟中國領導人、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能源局、科技部和建設部等官員見面,預計中美兩國會簽訂興建節能合作備忘錄和潔淨能源開發合作備忘錄。
兩位華裔部長同時訪華,在中美關係史上屬首次。分析家相信兩人是為奧巴馬稍後訪華鋪路,並且推銷奧巴馬的新能源戰略。奧巴馬上台後,國務卿希拉莉和財長蓋特納先後訪華,工作重點是「賣國債」,但朱、駱二人此行卻是「賣技術」,特別是美國開發並處於領先地位的潔淨能源技術。
中美作為全球最大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奧巴馬明白到要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召開的全球氣候變化會議取得成果,必須在這幾個月內跟中國達成合作共識。此外,奧巴馬大力倡議發展潔淨能源技術,認為這是金融海嘯後振興經濟之道。
駱家輝在啟程往北京前不諱言,美國的環保科技企業可協助中國治理污染的需要,抓住這個機遇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對中美兩國來說是雙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朱棣文,近年致力另類能源,並提出更新電力網,打造智能電網,中國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早前訪美時,已提出了智能電網標準制訂合作,令智能電網可望成為中美新能源領域合作的基礎。
美國派朱、駱二人來「賣技術」是相當明智,一來大家是華人,朱棣文又是另類能源專家,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潔淨能源市場,誰能搶飲頭啖湯,誰就可搶佔中國這個龐大市場。
兩人此行還會就中國在再生能源領域採取保護主義措施提出交涉。中國把再生能源視為戰略產業,以免遭西方企業打壓,政府在太陽能和風能開發上,設置重重關卡,如要求在國內興建的太陽能廠,必須有80%太陽能電池板由國內製造,風力發電不得少於1,000千瓦,無形將歐洲公司摒諸門外。
中央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