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機頂盒銷售手法 每月42宗

投訴機頂盒銷售手法 每月42宗

【本報訊】收費電視銷售手法備受關注,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去年全年共收到1,498宗涉及全港收費電視的投訴,今年首五月則有537宗,較去年同期減少約兩成半,但當中涉及電視機頂盒不良銷售手法的投訴,今年首四個月仍約有170宗,涉及金額約39萬元,平均每月有42宗。
消委會稱,有關投訴大多涉及銷售手法,如「講一套、合約履行又另一套」、續約、價格爭議等。銷售手法有問題的推銷員,多會選擇保安不太嚴密的公共屋邨或舊式樓宇下手,其中單獨留在家中的老人、家庭主婦是他們的最佳目標,他們會訛稱「公司受政府委託,為全區安裝高清線路,如不立即安裝機頂盒,幾天後便無法再接收免費電視頻道。」
此外,有推銷員更聲稱受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委託,為整幢大廈拉線及安裝高清機頂盒,要求戶主讓他入屋檢查電視,然後指電視機有雪花,安裝機頂盒便不會有問題,有推銷員更着住戶先在申請表上簽署,並提供信用卡資料,又聲稱暫不會過數,三、四日後有問題可致電公司取消安裝;事實上,部份推銷員取得資料過數後便失蹤,公司電話無人接聽。
消委會提醒市民,如電視或上網數據機運作正常,勿讓陌生人以檢查天線或數據機為藉口入屋推銷。簽署任何文件前應清楚了解內容,要特別留意想收看的頻道是否包括在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