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樓市氣氛看似逆轉,無論是大手成交或整體成交量均見轉靜,市場擔心後市缺乏支持,未來市道會否受壓下調﹖
由6月底至7月中,住宅市場未有大型新盤開售,不但直接影響成交量下跌,整體投資氣氛亦相對放緩,遠不如5月至6月初買家四出搶貨的熱烘烘情況。除了因為物業市場缺乏焦點,令投資活動減慢,亦因為累積了過去數月的強勁升幅,市場正需要時間喘息。
樓市進入消化期
據以往數據,當樓市量價升勢達兩至三成時,就會出現短暫的消化期,成交量明顯放緩。不過,筆者相信此乃技術性調整,並非進入熊市的先兆。
地產界、投資者往往是據市場反應而觀察樓市,過去數月,資金熱衷於樓市,令地產界及投資界均看好市場發展。
近日,政府高官、學術界名宿先後公開表示現時樓市並沒有泡沫,他們主要是透過分析各項經濟數據而作出預測,數據則是反映已發生的情況,這足以證明樓市已經進入牛市。
即使樓市進入消化期,並不代表市場對後市看淡。
事實上,經歷金融海嘯的巨大衝擊後,本港經濟恰如經過大洗禮,樓市、股市都是劫後重生,估計後市再出現如金融海嘯般巨大衝擊的機會不大,而且樓市佔盡低息的利好優勢,所以,樓市在調整期的成交量雖然表現遜色,但價格卻不會有下調空間,若整體經濟復蘇步伐持續,投資活動自然加快。
黃子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