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料中國上季難保八

大行料中國上季難保八

【本報訊】內地將於本周四公佈第2季經濟表現,市場普遍預期,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7%以上;若按季度比較,瑞銀和德銀料增幅以年率計高達15至18%,有機會成為自1991年以來最高的季度。
高盛預測,中國今年第2季GDP增幅可達7.8%,高於首季的6.1%,並預料6月份工業生產增幅,亦由5月時的8.9%升至10%。瑞信預測,第2季GDP增幅介乎7.5至7.8%,本土消費增長取代基礎建設投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

消費拉動下半年經濟

該行預期,下半年經濟增幅持續擴大,主要由地產、消費上升及出口增長帶動,第3及第4季度增幅分別為8.8%及9.4%,而中國消費者穩健的財務狀況,將足夠支持內部消費繼續增長,有別於其他已發展國家的情況。不過,瑞信料增幅短期內不會回復雙位數字水平。
中央於5月份下達第三批70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繼續為這次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固定投資增添燃料,中金預期,6月份固投增幅會攀升至34%(首5個月升幅32.9%)。而近期內地房地產明顯回暖,瑞銀及摩根大通均預期,房地產投資活動可於下半年反彈,有助拉動政府基建以外的投資活動。
國家谷內需,中金估計,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15.4%升幅(5月升15.2%);而通縮料繼續紓緩,估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1.3%(5月跌1.4%);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則略擴大至7.4%(5月跌7.2%)。野村估計,通縮將持續至第4季始完結,屆時或甚至出現1.7%通脹;滙豐亦預期10月回復通脹。

出口年底料回復增長

中國6月份進口跌幅顯著收窄,由5月的25.2%降至13.2%,野村預期,這是隧道盡頭的曙光,未來數月中國的出口跌幅可望持續收窄。6月中國出口跌幅為21.4%。
市場已確認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摩根士丹利指,目前已轉移關注內地企業盈利綠苗何時出現,預期今年下半年中國企業盈利跌幅將顯著收窄,今年底或明年初甚至有機會轉為正增長。中國出口可望於今年底回復正增長,這對企業盈利有幫助。

中國次季經濟預測

恒生 增幅:8.0%
高盛 增幅:7.8%
西班牙BBVA 增幅:7.6%
美林 增幅:7.6%
瑞信 增幅:7.5-7.8%
中金 增幅:7.4%
野村 增幅:7.2%
建銀 增幅:7.0%
瑞銀 增幅:7.0%
摩根士丹利 增幅: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