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普 文化評論人
六月底,工信部以「答記者問」的方式,以「工作量大、時間倉促、準備不足」為理由,宣告暫緩原定在七月一日前全面預裝「綠壩.花季護航」軟件的行政要求。國內生產和進口的電腦,因而暫免預裝這套廣泛過濾網上圖像和文字內容的軟件。儘管有識之士從未敢掉以輕心,在舉辦罷網派對之餘,依然堅持要求當局全面撤銷有關計劃,不要繼續以政府指令取代公民的自主選擇,但是許多國內網民已暫時鬆一口氣。
分步實施原則不變
然而,開心一晚就好了!工信部現已明言「堅持方向、分步實施」的原則不變,綠壩計劃借屍還魂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綠壩軟件名義上是為了保障兒童遠離色情,實際上是確保任何成年與未成年用戶,在任何疑似色情、疑似批評黨國的網上圖像和文字面前,都立即變成瞎子。況且,金盾猶存,網警環伺,言路受壓,陰霾不散,中國言論自由的前途更顯崎嶇。
更重要的是,綠壩軟件的買賣,本應是純粹的商業行為,由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絕對不應由政府指定買方一旦購買電腦,就必須同時購買綠壩軟件。否則,公民的財產權(契約自由、軟件佔據記憶空間、卸載後影響電腦運行效能)、隱私權(綠壩讓用戶在上網後,網絡信息全部進入工信部的超容量信息倉庫,即使以後卸載軟件,卸載當時的記錄也將為外部監控打開通道),以至總體經濟競爭秩序(構成反壟斷法的行政強制交易行為),都將被粗暴踐踏,違憲違法,彰彰甚明。
有別於萬眾營救鄧玉嬌的公民勝利,這次暫緩預裝綠壩的決定,絕對不應單純被看作是公民力量梅開二度,再度迫使當局順應民意。這次暫緩決定,反而有兩個更深層的原因,相當耐人尋味。一、涉嫌剽竊:開發綠壩的鄭州金惠公司,涉嫌剽竊美國軍方反間諜情報機構外圍公司的新軟件代碼,被該公司、美國高官和議員強烈抗議,但中國官方竟難得保持沉默,事態絕非尋常。二、涉嫌貪腐: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是綠壩計劃的重要推手,涉嫌仰仗權勢,施壓於兩部一辦(工信部、財政部、中央文明辦)豪擲至少四千萬採購款,但竟換來質量差劣的過濾軟件。中共領導人為之震驚,才逼不得已收回成命,喊停計劃。
更應珍惜網絡自由
綠壩鬧劇,當然不會就此了結。國人認清大局,明辨是非,才可堅守一縷公民言論自由的曙光。還記得兩年前國內作家胡發雲的小說《如焉》,藉故事中人達摩之口,說出以下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可堪玩味:「在一些國家,網絡只是許多媒體的一種,沒有表達上的特權。……但是中國不同,傳統媒體,許多事情不許報,許多話不許說,網絡可以,於是網絡就不再是工具意義上的區別了。……這是一個言論管制國家先天的問題。」
正因如此,國人更應珍惜與推動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言論自由,寧當草泥馬,勿當看門狗,堅持反金盾、反網警、反綠壩的正義立場,讓色厲內荏的專權者,在害怕外國勢力與貪官曝光之餘,也得畏懼不斷升溫的公民力量。苟有不知進退,遠離群眾,拖延變革,河南鄭州規劃局副局長逯軍的名言,恐必成為全國人民天天反躬自省的一大問題: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