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前日在北京病逝,終年98歲。大批師生、市民昨日到北京大學弔唁,有不少學生掩臉痛哭,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中央領導人表示哀悼。季老一名學生透露,季老走前還是有些遺憾,他說「整天躺在病床上,不能繼續發揚國學、不能繼續做學問」。
北京大學成立的治喪工作組,前晚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南大廳為季羨林搭設靈堂,昨午11時45分對外開放,季老的74歲兒子季承一早到靈堂為父親送行。
遺憾不能繼續發揚國學
據北大季老的治喪辦公室消息稱,截至昨午,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等中央領導人,已向北大轉達對季老辭世的深切哀悼,委託北大向季老親屬表示慰問並敬獻花圈。
昨晨11時10分,北大百年講堂拉起進場圍欄,僅兩分鐘,前去拜祭的各界人士已排了50米長龍,他們均穿着黑衣等素色衣服,還有小朋友手捧黃白菊花。有人手持季老著作,掩臉痛哭,估計有數百人前往致哀,部份人跪在靈堂上向季老遺照鞠躬。82歲的季老學生、北大外語學院研究院教授賀劍城,憶起本月3日見季老時,聲音顫抖地說:「季老說他『整天躺在病床上,不能繼續發揚國學、不能繼續做學問,是他的遺憾』,我就只能安慰他,養好病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季老的靈堂佈置簡潔,用了2,000多支鮮花,以黃白菊為主,再配上百合、劍蘭和非洲菊等品種。據有關負責人稱,主要是考慮到季老以高齡逝世,在中國傳統習俗裏屬喜喪,因此選了一些帶色彩的鮮花。季老的靈堂佈置,規格不低於2006年院士王選逝世時的追悼規格,貼有「沉痛悼念季羨林先生」九個白色大字的背板,長16米、高5米。
靈堂上掛着的遺照中,季老身穿一件中山裝,頭戴一頂淡紫色毛線帽,面帶微笑,身後是初春低垂着的楊柳,老人顯得格外慈祥和健康。季承說,他選這張照片,是因為它充份展現出季老樸素、平和、樂觀的本色。這張照片攝於上世紀90年代初,樹葉都剛剛發芽,天氣還有點冷,季老穿得比較多。
季承說,前幾天他們父子倆還在商量,今年7月20日怎樣給孫子過生日,今年8月6日,怎樣給季老祝壽……。
北京《法制晚報》/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