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人民幣拆借港搶頭炮鋪路發展對冲風險工具

境外人民幣拆借港搶頭炮
鋪路發展對冲風險工具

【本報訊】人民幣貿易跨境結算服務下,融資安排將衍生本港出現境外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消息透露,財資市場公會上周五,邀本地30多間人民幣業務參與行、從事財資業的交易代表舉行簡報會,由金管局闡述本港人民幣同業拆借操作,其中拆借期限,從隔夜錢起至最長不逾3個月,但銀行拆借金額,不能超過其存款等值總額。
記者:劉美儀

鑑於拆借限制,業界相信,本地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初期需求量及交易額不會很多,銀行對本地拆借亦不太感興趣,其意義主要在於首次出現境外人民幣銀行間拆借市場,為人民幣利率進一步市場化,及日後衍生其他相關外滙產品,如人民幣境外交收遠期合約、期貨等對冲風險工具的發展鋪路。
據悉,金管局助理總裁阮國恆,上周五向與會人士講解本地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運作,理論上當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一啟動後,本港人民幣拆借市場亦將按需要自然形成。

拆借期限不逾3個月

拆息方面,因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現給予參加行,人民幣頭寸清算息率約0.865厘,成釐訂港人民幣存款息率參考基準,市場料人民幣同業拆息亦受供求及存款息等因素影響。
人行早前公佈的跨境貿易結算管理辦法,為本港產生人民幣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亮起綠燈。現時本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僅逾500億元人民幣,按銀行拆借額不能超過存款額「1比1」的限制運作,即境外人民幣拆借的資金池,規模最多逾500億元人民幣,這亦符合當局審慎監控人民幣跨境流量的方針。
兩名財資市場主管指,對人民幣存款有限的銀行,透過本地人民幣同業市場拆借,補充流動資金不足的作用不大,料業界更有興趣透過其他融資渠道,如境內代理行提供融資,或經清算行直接在內地銀行間市場拆借。
擁有較多人民幣存款而有能力拆出的銀行,寧將閒資作貿易融資及信貸,除非該銀行本身貿易融資需求不多,交易對手又願以吸引息率拆入資金。隨着境內出口企業收到人民幣貨款可存放境外,銀行爭相吸取存款,才會逐步令境外人民幣同業拆借市場空間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