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天地:利用保留賬戶續投資

積金天地:利用保留賬戶續投資

醫學昌明,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強積金未必夠退休所需,已退休人士應如何投資,應付退休生活?專家建議不諳投資的成員,應利用強積金保留賬戶,繼續將退休金投資。
記者:葉敏儀

銀聯信託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劉嘉時表示,強積金成員退休後,戶口會成為保留賬戶,成員可選擇繼續投資,或自由提存。她提醒成員切忌太心急,將全數強積金一次過提取。
她指保留賬戶屬成員個人資產,可繼續保留,若成員本身熟悉投資,或認為其他基金公司提供的基金產品,更迎合個人需要,可將強積金轉往其他投資產品。

忌全數一次過提取

劉嘉時說強積金受積金局監管,資料披露受限制,透明度較高,加上風險管理較嚴謹,「如不懂投資,不如將資金繼續留在保留賬戶,然後每半年或一年在該賬戶提取生活費,以免錯過投資增值機會,亦可免花費失預算。」
尤其當退休時遇着經濟低潮,回報處低位,絕非提取強積金時機,宜趁低吸納,待經濟轉佳時再重組。
至於退休人士的投資策略,很多人因不再有收入,而轉至最穩陣的保本基金,冀有穩定的投資回報。
劉嘉時提醒已退休人士,他們並非只適宜揀保本基金,因為資產不增值,會被通脹蠶食。
她解釋,若投資基金只選保本基金,幾近沒利息,資產只會越見縮水,「若只求保本,不求增值,不如放在銀行,沒必要找基金經理投資,花費基金費用。」另要注意,在計算退休後所需資金時,應將通脹計算在內。

退休後仍可揀股票基金

劉嘉時表示,即使65歲才退休,按人均壽命計,還有超過十年的投資期,因此仍可投資於股票基金,但要留意投放比重,「應按個人總資產規劃,包括銀行儲蓄、債券、股票等各種投資,股票投資應只佔10至20%,甚至因應個人情況,定在10%以下。」

貼士:港股基金長線回報佳

根據理柏每周公佈的最新強積金回報表現,最近3個月均錄得正回報,當中香港股票組別更領先錄得接近三成回報(見表),其他如大中華股票、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及亞洲(日本及香港除外)股票組別的回報率,均達20%以上。
隨着環球經濟好轉,各地股市走勢亦反覆向上,令各股票基金的回報亦由負變正。

亞洲股票回報亦不俗

從長線回報看,香港股票基金組別回報最佳,即使經歷金融海嘯,成立至今仍然有近八成正回報;其次為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組別基金,有五成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