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家,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昨日凌晨4時30分,因病在北京醫院逝世,終年93歲。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本月17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任繼愈生前曾為北京的國家圖書館工作20多年,該館的官方網站首頁昨日已被改為黑白色,以示悼念。有關方面也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南區學術報告廳為任老設置靈堂,供社會各界人士弔唁。而任老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本月17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國家圖書館發佈的訃告指,任繼愈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宗教學的教學和研究,學術成就卓越,影響深遠,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籌建了新中國第一所宗教研究機構,培養了幾代中國哲學史和宗教學人才。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以來,他積極推進圖書館建設,為國家圖書館事業作重大貢獻。
毛澤東譽為「鳳毛麟角」
任繼愈1916年生於山東省平原縣,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國家圖書館館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以及第四至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等。1950年代起,他連續發表了幾篇研究佛教哲學的文章,他在佛教研究方面的成就曾被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譽為「鳳毛麟角」。1964年,他奉毛澤東等人之命,組建世界宗教研究所。數十年來,該所培養了一批批宗教研究人才。
任繼愈曾領導大規模的傳統文化的資料整理工作。1980年代開始,他領導了《中華大藏經(漢文部份)》的整理和編纂工作,全書106冊,1.02億字。目前,《中華大藏經(下編)》亦已啟動,預計兩至三億字。同時,他又主持編纂《中華大典》,預計七億字。
任繼愈曾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論斷,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性質的總體認識和定位,並逐漸得到學術界理解和贊同,具深遠影響。他晚年先後組織,甚至親自主持多項大規模文化工程。他的專著包括《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中國佛教史》等。對於任老的離世,不少網友都留言讚揚和哀悼他。有網友說:「任先生堪稱學者典範!」「任老智慧極高,處世格調極低,堪為當代楷模。」「任老知識淵博,學術獨特,思想深邃。一路走好!」「深切哀悼!真正的學者越來越少了,虛偽的騙子卻越來越多……」還有網友說:「先生走好,你主編的《宗教詞典》對我寫論文很有幫助,很喜歡你在《文史知識》上的文章。
中新社
任繼愈小檔案
終年:93歲
出生:山東平原縣
學歷: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再獲碩士學位
經歷:
1942-1964年任教北大哲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其後任《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編輯;
1964年籌建國家第一個宗教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長;
1999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1987年至2005年任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
2005年至今任中國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