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的故事,充滿了無心插柳元素,由最初發現時想開發成抗生素,變成免疫抑制劑,再到可能成為長壽藥,雷帕霉素幾十年來變了幾次身。
雷帕霉素(rapamycin)1970年代在復活島泥土樣本中被發現,由泥土中吸水鏈霉菌製造,由於島民稱復活島為"RapaNui",因而得名。
當時,醫藥界尋找一種新抗生素,雷帕霉素原當成抗真菌劑開發,因發現會壓抑免疫系統而放棄,改為開發成抗排斥藥物,給器官移植病人使用。
科學家深入探究雷帕霉素的藥理,發掘出更多應用可能。一種是壓抑叫TOR(哺乳動物的叫mTOR)的酶,這種酶可調節新陳代謝、細胞增長、回應環境訊號製造蛋白質,之前研究發現壓抑TOR的功能,可延長酵母菌、線蟲和蒼蠅壽命,但從未在哺乳類動物發現這功能。美國科學家今次研究發掘它成為長壽藥的潛質。
英國《每日電訊報》/《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