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7.1上街人士的訴求百花齊放,有爭取最低工資、也有抗議貧富懸殊;有人倡議平等與人權,亦有人力挺新聞與言論自由,但最核心的呼聲只有一個:要求特區盡快落實雙普選。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遊行翌日進行的調查顯示,當日上街的受訪者中,44.3%表明最主要訴求是爭取普選及民主。泛民陣營認為結果充份反映遊行人士心聲,力促特區政府正視。
記者:許偉賢
有關調查共訪問了1,010位市民,6%表示7.1當天上街,這批受訪者中,26.2%為首次參與7.1遊行,非首次的高達73.8%。有參與7.1遊行者被問及當日上街的最主要訴求時,最多人表明為爭取盡快落實雙普選加快民主步伐,達44.3%;其次為不滿社會經濟狀況及失業問題嚴重,有23%;不滿政府施政及不滿特首表現或言論者則分別為18%及6.6%。
李卓人:比率應更高
協辦7.1遊行的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由於有關調查只容許受訪者選擇一項上街的最主要原因,未必能全面反映現實,「因為好多人既支持雙普選,同時支持其他議題,例如最低工資」,指有關調查若容許受訪者選擇多於一項訴求,支持雙普選的比率必定更高。但他強調,「無論遊行人士揀咗乜,佢哋都一定係喺認同爭取普選情況下先參加」,強調遊行人士爭取普選的民意「相當清晰」。
主辦7.1遊行的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韋少力指出,當日上街的市民,雖然各自提出不同的訴求,「但佢哋最根本嘅目標,其實都係特區盡快落實雙普選」,相信調查機構若給予市民更多選項,「支持雙普選嘅比率肯定好高。」
與非遊行者期望不同
中大的調查也比較了有遊行者與沒有參與遊行者對政府的信任程度,結果發現曾參與遊行的受訪者對特區政府的信任度及滿意度以及對特首曾蔭權的表現評價,均較沒有參與遊行者負面,例如遊行參與者只給予曾蔭權33.4評分,非遊行參與者的評分卻高達53.1分。
對於參與遊行者而言,最期望特區政府首要處理政制及管治問題,非遊行參與者則覺得經濟發展至為重要。研究所認為如何調和遊行與非遊行人士之間的分歧,是特區政府一項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