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沒憲政民主 就沒民族和解社會和諧 - 李平

蘋論:沒憲政民主 就沒民族和解社會和諧 - 李平

在3萬武警、5,000特警馳援之下,烏魯木齊的局勢終於得到控制,但是,維族、漢族仇殺的禍端已起,要壓制一時已難,要消弭談何容易?中國政府和新疆當局迄今將七五騷亂歸咎於境外分裂勢力的煽動、指揮,不正視其中民族衝突的深層原因,不正視現行政策中歧視維族的問題,不落實憲法賦予的民族平等權利,不依民主規則落實民族自治,所謂民族團結、民族和解、社會和諧,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
烏魯木齊七五騷亂,不只出現近年民族衝突中最嚴重的傷亡,而且首次出現漢人攜刀棍上街抗議、報復,撕下了當局營造的新疆民族融合的面具,露出血淋淋的真相。韶關港資旭日玩具廠的維族、漢族工人衝突,演變成烏魯木齊街頭的維人騷亂,再到漢人組織自衞隊,難以置信幕後沒有人推動、策劃,但在追究幕後人的同時,更應追究維族、漢族積怨所形成的怒火,為甚麼到了一點即着的地步?
曾幾何時,維吾爾族人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形象淡化了,阿凡提的幽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污名化,維人在內地許多城市成了恐怖分子、小偷、暴力的代名詞。漢人由於本身享有的公民權利已飽受官員打壓,遇到與維人衝突時,還要被壓低頭,不滿漸漸指向當局扶持少數民族的政策,包括豁免計劃生育、升學減分優待,甚至犯案時也可享有「兩少一寬」(少捕少殺、處理從寬)的免死金牌。漢人對維人的怨氣,夾雜了對當局的不滿、不信任,隨時因一個傳言或一個不經意的磨擦,就會演變成群毆、集體械鬥,西安長安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和韶關旭日玩具廠的漢、維衝突,都不脫這種特點。
而一些維族人變得越來越暴戾,在與漢族人對抗的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局在新疆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帶有嚴重的民族歧視。60年來在加強國防和民族融合口號下,當局向新疆移民約950萬人,令漢族在新疆總人口的比重由6.7%增至38.4%;擁有250萬人口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更享有獨立的黨政、司法機構,無異於實施種族隔離,近年與地方政府爭奪水利、礦產、資金等的矛盾日益嚴重。
維人指控,新疆擁有豐富的石油、煤、天然氣等資源,但負責開發、加工、輸出的都是漢人為主的大型國企,連招聘工人也限制維族人參與,變相掠奪新疆的資源。維人更指控宗教信仰得不到尊重,連齋戒月、麥加朝聖的權利都受到限制,所謂民族自治,只是一些維人依附於當權的漢人,實質上是漢人治維。而騷亂一旦發生在新疆,只要跟維人有關,就會被指為跟疆獨有關、跟境外分裂勢力有關,性質不同於其他地方頻頻發生的騷亂,無形中加劇了新疆民族之間的不信任和緊張關係。
中國當局的新疆政策一直是鐵腕與懷柔並舉,但都是基於一時的政治需要,在自以為向新疆提供大量優惠政策之際,長期漠視維人有關受到政治、經濟、宗教、文化歧視的指控,也漠視漢人近年對政策向少數民族傾斜、分薄自己權益的不滿情緒在持續增強,結果,漢人、維人都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滿腹怨氣,血腥衝突一觸即發。

要重建漢、維信任與和睦,要實現漢、維的民族平等與利益共享,要維護民族和解、社會和諧,不能靠長官意志,不能靠空喊口號,必須落實憲政,在法治和民主的機制上處理民族矛盾、民族衝突,才能達致長治久安的目標。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