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建轉攻內地基建研購水廠拓再生能源 不排除配股

新創建轉攻內地基建
研購水廠拓再生能源 不排除配股

【本報訊】上周三成為新創建(659)執行董事的鄭志明昨日表示,新創建正逐步整合規模較細的業務,集中發展內地基建,冀利潤貢獻比重增至六、七成,正考慮增購水廠及參股經營再生能源項目,若將來覓得巨額投資項目,不排除配股,集資之餘又可以增加股份流通量,但目前沒有配股計劃。 記者:高淑嫻

年僅26歲的鄭志明,是新創建主席鄭家純第三子,在美國巴布森學院修讀金融及經濟系,畢業後,05至07年在香港里昂證券擔任分析員,無心插柳地被安排研究合和實業(054)及和記黃埔(013)等基建及綜合企業股,漸漸對這類企業及業務培養出興趣,當去年一月要「回家」學習打理家族生意時,順理成章地選擇加入新創建。

盼5年內簡化零碎業務

鄭志明接受訪問時多次提到,在里昂3年學到的基本功十分管用,「睇過好多公司失敗或者成功,從中吸收到好多經驗」,而且「做分析員時,無人知我係邊個,聽到好多有關新創建嘅客觀意見」。為免利益衝突,他沒撰寫新創建研究報告。
正因為分析員這背景,他明白投資者投資時,偏向選擇業務清晰、易理解、盈利前景清楚的股票,他加入新創建一年半,發現新創建的業務可能過份分散,今年3月便將清潔公司寶聯售予寶聯一名董事。他希望,利用3至5年時間,把新創建規模較細的業務整合或出售,簡化業務,集中發展內地基建。
他透露,正在內地留意太陽能及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項目,希望參股營運,暫時因回報與風險問題未落實目標。新創建亦會繼續投資內地水廠,包括食水及污水處理廠。

或長揸國際資源

鄭志明說,雖然水廠回報只輕微超過10%,但有穩定現金流,且公司主要投資現有水廠,「水務多數即買即賺,每年(新增)2至3個項目,直接影響純利」。他期望,內地基建業務未來佔盈利比重,由目前50%,增至60至70%。
話雖如此,新創建最近卻斥資7800萬元入股變身印尼金礦股的國際資源(1051),頗有投機意味。鄭志明對此不以為然,指投資額不多,短線對盈利有好處,是一項好的策略投資,亦「唔介意揸耐啲」。新世界發展(017)主席鄭裕彤私人的周大福亦斥資1.56億元入股國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