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動香港人心除了過去數十年不論華東華中華南大水浸,四川大地震,年年有份東華保良百萬行……捐款積累之巨以資證明最冷漠的中國人只是表面,我們有心。日常,最上港人心仍以食為先,好吃大過天,日頭猛做,夜晚輕鬆吓,除了吃還是吃,那幸福感入心入肺最直接。同枱吃飯,都是魚王,豬王,雞王,鴨王,鵝王……可惜欠缺米王,他們,都是元朗人。論魚米之鄉,元朗相信勝不過番禺順德,可海河滙聚一角曾經領風騷。千百年前從五湖四海遷移至此各路人馬只為安頓家小不愁衣食,未有香港先有元朗。元朗墟市不單止元朗河附近,從上村,上水到屯門后海還有深圳河彼岸皇崗,福田,沙頭一帶;理由很簡單,元朗絲苗,元朗烏頭,元朗大雞,元朗盆菜,元朗老婆餅……有名你叫,百年寶號。
吾生雖晚,幸運,仍看過魚米之鄉最生動最感人、最鄉土的本來面貌,良田千畝,粼光塘影;雖然大部份風景只餘舊電影老照片懷念,可幸,元朗有好吃得以延續,鄉土菜式大榮華,屏山盆菜……游水海鮮,香港第一流好手流浮山歡樂小桃園……餅食恆香榮華……粥粉麪好到底勝利牛丸正記……近年正宗西菜或fusion有我至愛NewYorkCafe,MINT,新猷Mix'n'Match……甜品B仔涼粉泛后甜品,還有那些雨後春筍排隊排到尖沙咀的日本料理印度館子尼泊爾正宗。這個輻射人口百萬的「小城」,吃,當然是第一福惠,可原料呢?
「牛奶邊道嚟㗎媽咪?」雖然好笑,背後也亦悲涼,我們盡地吃,吃,吃,就是未了解過吃落口各式豬牛羊雞鴨鵝菜菰米麪之來源。
日本名廚慨嘆在香港難作懷石料理,所謂懷石,吃時節吃原地吃新鮮。元朗食物原料造就了她有好吃的名氣,但源起元朗卻仍未滙聚做成品牌,背後原來大把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