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食品(506)及中糧控股(606)母公司中糧集團,夥拍中國最大的私募基金厚樸,斥資61.16億元購入蒙牛乳業(2319)約20.03%股份。完成交易後,蒙牛原大股東及相關人士總持股量,將由28%大降至15.18%;而中糧與厚樸將成為蒙牛大股東,變相將蒙牛國有化,是次交易實屬罕見的中央企業入主內地民企事件,反映蒙牛在民生範圍的重要戰略地位,不能不救。 記者:陳健文
根據協議,中糧與厚樸將成立一家分別佔70%及30%的合資公司,由該公司用現金以每股17.6元,購入1.738億股蒙牛新股,約佔擴大後股本10.01%,集資淨額30.58億元。入股價較停牌前報價19.1元,折讓7.85%。
入股價折讓7.9%
合資公司亦以每股17.6元,向由集團總裁牛根生等多名創始股東、高層僱員及業務聯繫人持有的金牛及銀牛,及向由內蒙古非牟利組織控制的老牛,購入合共約1.738億股舊股,涉資30.58億元,當中金牛及銀牛共套現21.03億元。新股禁售期3年,舊股則沒有。
合資公司亦與蒙牛定下不競爭承諾,亦有權委任不少於3名非執行董事進入董事局。蒙牛指,有意將集資所得資金,用作擴充現有業務,或把握上游行業整頓與奶製品行業發展所出現的投資機會。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入股蒙牛是集團進軍奶製品行業的好機會,有助中糧發揮全產業鏈優勢,亦能進一步豐富現有產品種類。通告披露,中糧已與若干蒙牛少數股東就購入股份展開初步磋商,未達成協議。
向少數股東洽購股
有外資分析員指,單從蒙牛財務角度看配股價偏貴,但經過三鹿毒奶事件後,國家對奶類行業的看法出現變化,可視今次入股為國家「出手」救奶製品公司,不代表公司「抵買」,特別是買家為央企中糧。
至於內地最大的私募基金厚樸,由中國第一代本土投資銀行家方風雷,在07年集資約25億美元成立,其後獲高盛及淡馬錫注資。今年初中行(3988)及建行(939)遭歐美策略股東減持,最後均由厚樸「接貨」。
新加坡聯昌國際證券分析員戴麟懿向《彭博資訊》表示,今次配股將可減輕蒙牛因毒奶事件而產生的財務壓力,亦可給予蒙牛「彈藥」,與其他奶製品公司合併增加市場佔有率。
厚樸今年購入上市公司股份
7月份
事項:夥中糧集團約61.16億元購入蒙牛約20%股份
5月份
事項:有份購入美林所沽出總值約567億元之建行股份
1月份
事項:以55億元購入RBS所沽出之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