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討論救護服務召喚三級制建議方案,多名議員認為新制會對通訊中心操作員及代求助者召喚救護車的人士,造成極大壓力,因判斷錯誤隨時會斷送人命。消防處指新方案下,操作員問完首三條問題後,已不需作個人判斷,往後的問題只要輸入答案,調派系統會自動分級。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日的會議上,議員張文光指協助求助者召喚救護車的人,如因個人對答出錯,令個案被列為非緊急,而最終求助者失救死亡,可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議員余若薇亦認為新方案對操作員壓力也很大,「9分鐘(一級)定12分鐘(二級),相差3分鐘,已經可能係一條命。」
憂救護服務不勝負荷
議員陳克勤擔心操作員可能因「唔想孭鑊」,將多數個案定為一級,令救護服務不勝負荷。消防處副處長陳楚鑫解釋,操作員問完「發生乜嘢事?」後,如發現是遇溺等已能明確分級,往後全是「是或非」問題,輸入答案後,電腦會自動顯示屬何級別。
此外,保安局副秘書長魏永捷表示,去年高院裁定現行的「酷刑聲請審核機制」未符合高度公平原則,局方即暫停審核工作,至今已積壓5,053個案。局方已按法庭建議提出改善措施,包括為聲請者提供公費法律支援服務,並擬立法設定聆訊機制處理聲請人士上訴,希望9月至10月恢復審核時,可避免再出現法律爭拗。但議員劉慧卿及吳靄儀指要在未來數月培訓具酷刑聲請法律知識的律師不易,敦促局方盡快與律師會商討,9月底再向立法會呈報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