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日凌晨開始,到超級市場或便利店購物以手挽膠袋盛載,再非免費服務。以環保及減廢作號召的膠袋收費計劃首階段今日啟動,市民到指定零售店購物後索取手挽膠袋,每個需付出0.5元代價。不過,連日均有市民投訴百佳超級市場的收銀系統出錯,憂慮收取膠袋費後再出現濫收情況,市民購物後應仔細檢查單據。 記者:蔡建豪、葉芷華
政府今日凌晨起,透過已登記的合資格零售商,向購物時索取膠袋的市民收取每個0.5元的膠袋費,膠袋收費會否造成購物文化的衝擊,或是掀起環保袋熱潮仍是未知數。各登記零售商已做好迎接膠袋收費年代的配套,包括在店內貼出徵收膠袋費的登記證書及有關標誌,以及改良收銀系統。
百佳再次惹質疑
繼日前兩次偷步多收顧客0.5元膠袋費後,百佳超級市場昨再被揭發未有按承諾,向顧客提供不用膠袋的回贈優惠。家住將軍澳的陳太昨向本報投訴,指其外傭上月26日到調景嶺都會駅購物時,被百佳收取1仙「PlasticBagReuse」(不用膠袋回贈費用),而非按早前宣佈向不要膠袋顧客,免收至少0.1元。
陳太昨查看外傭購物收據時,發現上月26日在都會駅百佳購物的一張收據有問題。收據列出了外傭所買的雞髀、牛奶、雞蛋及意大利粉等七種食物價錢,共130.86元,但其中不用膠袋回贈費用一項,卻被徵收1仙。她指百佳過去都不會計仙位數目,如貨品價格是130.86元,會算作130.8元,外傭當日也確實付了130.8元。她質疑,百佳收據反映整個收銀系統有問題,「應該回贈畀顧客嘅就變咗要收顧客錢,點解會咁混亂。」她指若百佳再出現類似問題,會轉到其他超市購物。
百佳發言人表示,「PlasticBagReuse」目的是獎勵顧客少用膠袋,不用膠袋的顧客可獲現金回贈。但發言人沒有解釋陳太所持收據中,「PlasticBagReuse」一項為何是收取0.01元,而非免收0.1元,只表示「張單已經回贈咗。」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該署會定時與負責收費的零售商核對膠袋存貨數目,再按膠袋耗用量收回整筆費用。該署稍後也會巡查,若發現有合資格的零售商未有登記,或是違規向顧客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會作跟進及採取執法行動。
拒繳費視為盜竊
環保署發言人稱,索取膠袋的市民若拒絕繳付費,將被視作未有付款購物的盜竊行為。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說,市民一時間或未能分辨那些商戶收膠袋費,最直接是查看商戶有否展示登記證書。他憂慮部份合資格的商戶,因對法例條文缺乏認識,未有按例登記。香港環保政策評議會卻憂慮,預先包裝貨品日後將大行其道,市民也會不自覺間囤積大量環保袋,同樣造成浪費。
膠袋收費Q&A
Q:膠袋收費計劃目的?
A:遏止濫用塑膠購物袋,鼓勵市民自備購物袋
Q:膠袋收費徵收多少?
A:每個膠袋最少收0.5元
Q:收費計劃實施日期?
A:7月7日
Q:那些零售店收取膠袋收費?
A:擁有5間或以上分店,或零售店的零售樓面面積不少於200平方呎;零售店同時出售任何食物或飲品、藥物或急救用品,以及個人衞生或美容用品
Q:主要涵蓋那類零售店?
A:連鎖式或大型超市、便利店,以及個人健康及美容用品店等
Q:如何識別收取費用的指定零售店?
A:店內會展示登記證明書及貼出標誌
Q:百貨公司可獲豁免?
A:在飲食及藥物等指定貨品以外,消費者購買其他貨品,到貼有豁免範圍的收銀櫃台付款,可不用繳付膠袋費
Q:若對零售店有懷疑,可以怎麼辦?
A:可瀏覽環保署網頁的登記冊,或致電環保署熱線31870333查詢
資料來源:環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