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同一板塊只揀一隻股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同一板塊只揀一隻股 - 曾淵滄

最近我建議大家抽新股,不必理會是那一隻新股。前一陣子,在《蘋果日報》的投資演講會後,有股友問我買了那一隻新股?答案是一隻也沒有買。
我對抽新股的興趣不大,因為分配比例很低,我也不願意借「孖展」抽新股,因此利潤有限,不值得花時間做這些事。
一向以來,我只對已上市的新股有興趣,當然,這是選擇性的,我會在我喜歡的新股上市第一天買入,然後持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上世紀90年代,我就曾經大手買入第一天上市的上海實業(363)、北京控股(392)、Tom.com(當年在創業板掛牌,編號8001),持有到該牛市周期結束為止。2003年之後的牛市,我也曾在上市的第一天,大手買入中國人壽(2628)、交通銀行(3328)、中交建(1800)、中鐵(390)、中鐵建(1186)、洛陽鉬業(3993)、中國糧油(606)。其中,國壽與交行的股票持有至今,打算當長期投資股。
近日上市的新股中,我仍然沒有發覺值得較長期持有的股,因此,如果你抽中的話,有點錢賺就該套利。
談起中交建、中鐵、中鐵建這3隻股,有些股友覺得奇怪,曾經問我為甚麼過去半年我只推介建築材料股如中國建材(3323)而不推介也同樣是基建股的中交建、中鐵、中鐵建?

基建股最愛中國建材

沒推介的理由不是看淡這3隻股,而是認為與經營建築材料的中國建材比較,中國建材強得多,既生瑜,何生亮?有了中國建材,何必再買中交建、中鐵、中鐵建。大家同是基建股,一向以來,我喜歡在一個板塊中只挑選一隻我認為最好的,放棄其他的,唯一例外是內地的電訊股,因為政策傾斜的原故,我從原本只持有中移動(941)改為同時持有中移動與中電信(728)。
中交建、中鐵、中鐵建為甚麼比不上中國建材?理由是大型基建一動工,建築材料會漲價,建築材料漲價對中國建材有利,對中交建、中鐵、中鐵建而言是不利的,會削減其利潤。這些基建工程的合約一早已簽定,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就是毛利的下降,只有等新簽的合約才能將成本的上升轉嫁給簽約者。
我剛與一名地產發展商談經濟,他慨嘆生意難做,因為麪粉比麪包還貴。這個現象不但發生在香港,他說,近日內地土地拍賣,也往往出現這個現象,使到地產發展商在內地參與土地拍賣時也非常小心,擔心隨時會高價買地而無法高價賣樓。看來內地地方政府已經向香港特區政府學到通過控制土地供應來刺激地價的方法。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