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記者協會昨發表《2009年言論自由年報》,年報首次聚焦於本港以外的事務「緊跟澳門立法危害香港言論自由」,澳門在完成國家安全法立法造成先例,在北京影響力日趨龐大下,憂慮特首曾蔭權會在2012年離任前重提就《基本法》23條進行立法。年報也批評傳媒機構自我審查,避免發表如六四20周年等北京視為敏感題材的報道,引發市民不滿情緒。
記者:蔡建豪
記協昨發表由去年7月至今年6月期間的年度報告,焦點開宗明義放在本港毗鄰的澳門今年2月通過國家安全法例,指出澳門由推出諮詢文件至完成立法,只短短耗了4個月時間,在澳門人沒有反對政府政策的傳統下,最終只得100名市民反對立法,草案獲當地立法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
看不出有需要立法
前特首董建華當年曾嘗試就《基本法》23條進行立法,卻引發03年有50萬名市民上街,立法工作被迫擱置。報告指現任特首曾蔭權雖表明不會即時進行23條立法,但不少評論已道出北京對本港的影響力正日益增加,中央官員對曾蔭權的影響力及施壓,遠高於董建華時代。在澳門已立先例下,憂慮曾蔭權會在2012年卸任特首前,以付出最少政治代價情況下,重提23條立法取悅北京。記協的立場是,由03年至今,看不出有實際需要就23條進行立法。
多數傳媒自我審查
記協主席麥燕庭表示,本港傳媒享有的自由大致未有影響,但大部份傳媒機構卻存在自我審查情況,單是上月六四事件20周年燭光紀念集會,出席人數錄得歷史性的15萬新高,反映港人對六四有深刻感情,也不滿曾蔭權個人對六四的親中言論加諸港人身上。不過,她承認在整個六四紀念的報道中,只有少數傳媒機構作全面的報道及派員出外採訪,大部份只是象徵式、甚致避免報道這些涉及北京的敏感題材。
麥燕庭對負責訂定採訪報道方針的傳媒中高層,批評絕不留情面,直言有關新聞主管「唔係第一日出嚟做嘢」,對報道取向及方針引起的公眾反應心裏有數,「計完出嚟仲咁做?我唔知道乜嘢原因!」對於近日有市民在電視新聞直播期間抗議,她直言,「市民唔再將不滿擺喺心,抗議等如面對面摑(傳媒機構)一巴!」
記協對本港言論自由關注事項
‧香港應盡力抵抗進行23條立法的壓力
‧檢討禁止社運及異見人士入境政策
‧就資訊自由立法,確保公眾可獲取政府資訊及文件
‧就廣播條例進行全面檢討,向有意成立電台人士開放大氣電波
‧盡快開展包括香港電台前景的公共廣播服務檢討
‧確保修訂《淫褻及不雅物品條例》時,對新聞自由有足夠保障
‧促請中央政府撤銷一切阻礙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的條例
資料來源:香港記者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