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推出人民幣債券,在低息環境下,成為投資者一個風險相對較低的選擇。目前香港買賣債券主要經銀行進行,但買債券跟投資股票一樣,除需支付債券面值,銀行還會收取額外費用。
記者:葉敏儀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以前較少人購買零售債券,最多是買入上市的五隧一橋,但金融海嘯後,投資者態度轉趨保守,股市波動,買樓涉資又太大,故不少人轉為投資本地零售債券。他表示,有逾九成債券經銀行買入,散戶一般只需開設投資戶口,但他提醒,債券存放銀行及經銀行交易,有不少隱藏收費。
理財版比較7家銀行的債券戶口,主要收費包括託管費、買賣交易及代收利息,連轉出及轉入戶口都要收費。當中富邦最多項目豁免,包括買賣交易、轉戶及存入。其次為渣打,每年託管費、代收利息及贖回都免費,而且豁免項目最實際,因買賣交易及戶口轉存,只要沒有使用有關服務,便不用付費。由於託管費、代收利息都是必須項目,豁免收費對客戶來說最優惠。
不同銀行的託管費計算方法各有不同,中銀以平均每日餘額計,恒生以每月定額支付,其他銀行按票面值某比例計算,最高為富邦0.2%,但留意以票面值比例計算均設最低消費。假設票面值3萬元,各銀行每年託管費由12至60元,由於低於各銀行的收費下限,故需支付最低消費50至300元。
轉戶費滙豐每隻收$1000
即使同一銀行,亦可能因不同債券收費各異,如中銀代收利息,及恒生債券買賣交易,都會因應債券而定。投資前應問明想買的債券各項收費,並要求銀行職員用紙筆記下,從而計算債券利息在扣除有關費用後的實際回報,以決定是否值得投資。假設某零售債券利息回報有2.8厘,但計算銀行各收費後,可能拉低回報至2.3厘。
至於收費最貴的服務,是轉戶費,滙豐每隻債券收取千元,渣打、交銀、永隆及恒生收500元,中銀收300元,僅富邦豁免收費。
個案:提早贖回少收利息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過去亦有買債券,雖然對東亞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有興趣,但考慮到每人最多抽得一手,銀行寄存及其他費用又高,並不化算,令其申請的興趣大減。他表示,曾買入3年期債券,章程說明可於1年後提早贖回,最後該債券真的提早贖回,贖回價為買入價,令他少收2年利息。
他說:「由於買賣債券一定要經銀行,所以對投資者來說銀行收費冇得避。」
認購債券注意事項
‧如屬認購債券,應向銀行索取章程,留意發債額、發債機構、息率、每年派息指一年有多少日,365還是360日、風險披露
‧留意債券條款是否可提早贖回及贖回價
‧每間銀行可供買賣債券有別
‧若買非港元債券,留意幣值及到期贖回時之兌換率
‧買人民幣債券需另開人民幣戶口,留意派息後,扣除手續費存入戶口的人民幣,是否可自由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