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集團(2888)堪稱是少數仍活躍於新興市場的大型上市銀行,而該銀行對新興市場絕不陌生,近年來更作出連串收購和入股行動,在亞洲、非洲、盛產石油的中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等70個國家和地區都設有據點。對不少金融機構來說,環球信貸風波是一場噩夢,但對於渣打而言,或許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隨着花旗集團、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銀行及萊斯HBOS等金融界巨擘在發展中國家打退堂鼓,這意味着渣打將可取得更多生意、更強議價能力及更大市場佔有率。
作為銀行同業拆借市場的淨貸方,渣打遂可以免疫於國際融資和批發貨幣市場的「大瘟疫」。大股東為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的渣打,勢將重整太平洋流域、海灣阿拉伯國家、韓國、台灣、印度、巴基斯坦及東協國家等銀行市場之未來發展。
信貸風波反成機遇
在10年前,渣打予人的印象不過是一家建基於香港的零售銀行,並經歷了1998年的亞洲貨幣風暴。如今,渣打已晉身成為一家多元化業務的銀行,經營企業、消費者及私人銀行生意,而且渣打不像蘇格蘭皇家銀行和萊斯HBOS,前者不用向英國政府求援。此外,渣打在環球資本市場中合共集資了超過18億美元,一方面可增加資本,另一方面可緩衝未來為壞賬作撥備的壓力。
個人認為,作為長線投資,渣打股票應屬其中一隻不二之選。為甚麼呢?
首先,多家大型金融機構在亞洲損手,這對於主打亞洲市場、並與淡馬錫有淵源的渣打來說,可能是難能可貴的機遇。在未來10年裏,亞洲將會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增長型市場。
其次,相對於其他貨幣中心銀行(MoneyCentreBank),渣打的收入和每股盈利可說是其中最高的一家,該銀行在中國大陸、印尼、印度、新加坡、台灣、韓國和阿拉伯國家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主攻亞洲增長吸引
第三,渣打銳意拓展大陸和印度市場,而印度籌劃中的一次公開招股(IPO),料會吸引環球投資者的目光。第四,渣打正重整其消費者銀行業務。在大多數主要亞洲銀行市場,信貸滲透尚屬起步階段,而早着先鞭的一群將佔優勢。第五,在上世紀90年代,渣打安然度過了多場金融風暴,從中累積了不少風險管理的經驗。
第六,隨着韓國整合資本市場、企業銀行貨幣管理和保險業,渣打將會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渣打集團行政總裁冼博德早前承認對韓國保險業感興趣,假如該銀行能夠搶先於索羅斯成功購下KumboLife,對股價會是好消息。
此外,渣打擁有充足的第一級資本、融資基礎、風險管理文化、偏佈全球的據點、本地存款網絡,以及優越的業界聲望。我推測渣打股價有力在未來4年裏翻一番。這不是靠看水晶球,而是考慮到新興市場銀行業務發展和價值再評級。
MichaelPreiss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