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天地:MPF不應當股票炒賣

積金天地:MPF不應當股票炒賣

有年輕讀者指,強積金(MPF)投資隨市況錄得負回報,後悔在恒指高位時,沒有將股票基金轉換至保本基金,在股市低位時才伺機購回股票基金。專家指要實行有關投資策略並不容易,提醒強積金為長線投資,不應視為日常股票炒賣。 記者:黃碧珊

讀者曾先生今年28歲,已工作數年,強積金僅選回報較高的香港股票基金。回想07年尾,因恒指創新高,其強積金亦水漲船高,但隨着股市由高位回落,他的回報亦一落千丈。曾先生想知,如果他於股市高位時,將投資組合悉數由股票基金,轉為保本基金,至年初低位時,再從保本基金轉換成股票基金,是否可避過股市下跌,並提升可得盈利。曾先生還擔心若看錯市,將面對很大風險。
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認為,曾先生的強積金投資理念,只於回顧時才能實行,因市場不停變動,僅於事發後才可看清高低位所在,故建議曾先生應向前看,設定目標計劃未來,並謹記歷史未必十足重演。

年輕宜堅持進取投資

不過,由於年輕成員有較長投資期,可「蝕得起」,故可堅持進取的投資策略,爭取較高回報,但要留意所選市場。歐美經過金融海嘯,元氣大傷,她估計歐美市場回報,較新興市場如中國、亞洲個別地區相對較低。
張佩儀建議,當投資組合的回報達一倍時,成員可將所賺或連本帶利鎖定,轉到保本投資上,如債券基金或保本基金,至於每月供款則保持原有投資策略,以取得較高回報。張佩儀指,年輕成員應以每7年為一循環,目標是回報有一倍。若持之以恒,到65歲退休時,約可完成5個循環,即有約5倍回報。

7年一循環 目標賺1倍

駿隆集團董事總經理蕭美鳳認為,強積金與其他投資性質不同,強積金為長線持有,建議多留意基金表現。由於不管市況如何,皆要每月供款,與個人投資只在看準價位或市況才入市的運作有別,故建議投資者應保持冷靜。
此外,強積金由基金經理管理,並投資一籃子項目,成員應比較現時選擇,與市面其他相同市場的基金表現。不過因成員現階段沒選擇現職供款的受託人權利,故應留意所選基金是否在可選擇中為最理想的投資市場。

部份強積金受託人轉換基金資料

AXA睿智
原有累算權益:無限 新供款:無限
轉換收費:豁免

AXA倍易
原有累算權益:1年4次 新供款:無限
轉換收費:豁免

恒生精選/智選
原有累算權益:無限 新供款:無限
轉換收費:豁免

恒生易選
原有累算權益:1年1次 新供款:1年1次
轉換收費:豁免

滙豐精選/智選
原有累算權益:無限 新供款:無限
轉換收費:豁免

滙豐易選
原有累算權益:1年1次 新供款:1年1次
轉換收費:豁免

渣打基本/全面
原有累算權益:無限 新供款:無限
轉換收費:豁免

宏利環球精選/寫意生活
原有累算權益:1年4次 新供款:1年6次
轉換收費:豁免

註:資料截至7月2日
資料來源:各受託人熱線

換馬前留意轉基金限制

現時大部份強積金計劃,不設賣出買入差價及轉換手續費,成員可按個人狀況調配投資選擇,但要留意所參加計劃,每年基金轉換次數限制。不少受託人對大部份計劃,每年基金調配次數並無限制,如滙豐強積金精選或自選計劃可無限轉換,但易選計劃則每年只可重組投資組合一次。
至於宏利及AXA倍易計劃,每年基金轉換限制按累算權益而定,前者兩個計劃的原有累算權益,每年可轉4次,新供款則每年6次;後者原有累算權益僅每年4次,但新供款則無次數限制。
蕭美鳳指成員應留意所選基金收費,有否蠶食回報,建議在轉換前先向受託人查明有關基金的管理費及轉換限制。如現時保本基金的利息收入近乎零,按強積金條例,保本基金的投資回報須超過積金局規定訂明儲蓄利率,才可扣除保本基金管理費。

恒生MPF精選計劃成員可無限次轉換基金資料。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