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解放軍報》一條不起眼的新聞透露,大陸與鄰近國家爭奪南中國海底石油的「主權保衞戰」會馬上爆發。該喉舌報六月底報道,空軍已掌握空中加油的技術,且日前航空兵某師戰機首次進行經空中加油赴遠海訓練。軍部聲稱「這個師實現了某型戰機多機多批、長距離空中加油、遠程機動戰巡的新突破」。台海危機大降溫後,軍方加緊提升空、海軍的中、長途戰鬥力的主要目標是捍衞中國在南海,包括南沙、西沙等群島的擁有權。
菲國越南紛紛出招
春天以來欲染指南中國海區石油的國家,包括菲律賓、越南、與馬來西亞都紛紛出招。例如馬尼拉向聯合國海洋事務部門「登記」擁有黃岩島與附近海域主權;而一直與中國爭持激烈的越南更在月前大手筆採購六艘俄製基洛級潛艇、與二十四架SU30MK2戰機。菲律賓與越南更趁「中國威脅論」在華盛頓冒起之際大打「美國牌」,包括表示考慮讓美海軍長期借用他們的深水港口等。奇怪的是,菲律賓、越南與馬來西亞都是東盟成員,而中國與東盟在二○○三年簽訂友好合作條款時,亦同時建立了解決邊界糾紛的理論框架,即「擱置主權,共同開發」。如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二○○五年訪問菲律賓時,與總統阿羅約夫人發表的共同聲明就表示雙方將聯手開發有主權爭議的南沙島嶼;且胡總並同意擴大對菲律賓的經濟與技術援助。
這次東盟三國同時提高調門,證明北京多年來籠絡東盟的政策受到嚴峻考驗。幾年前北京與東盟簽署自由貿易區協定,讓東南亞的便宜農產品與其他物資大量出口到中國;東盟成員國對華累計的貿易順差已非常龐大。那為何今年雙方在領土問題上卻爆發火藥味甚濃的紛爭?理由其實很簡單:中國的硬實力,包括追俄趕美的軍力發展實在驚人,而且大陸民族主義的叫囂高唱入雲。菲律賓、馬來西亞與越南的考量是,假如再過若干年,解放軍擁有航空母艦後,某些大陸將領與沙文主義知識分子有關「把整個南中國海畫進中國版圖」的圖謀就不難得逞!同時東盟諸國也考慮到美國與中國實力此消彼長的問題。不少東盟成員近年雖然看似從「親美」變為「親中」,但它們都不希望美國第七艦隊與其他軍事設施撤離亞太地區。假如北京在南中國海問題不作讓步的話,菲律賓等國家會加把勁參與由華盛頓主導的所謂「圍堵中國政策」。
拉近中美裝備差距
從大陸軍隊神速發展的角度看,三軍總司令胡總絕對不會考慮東盟與其他鄰國對解放軍的憂慮。軍方剛發放經胡總親自校訂的《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強調除了把握時機發展新型武器外,各部門「要加強新裝備操作使用訓練和實戰化保障演練,促進新裝備盡快形成戰鬥力」。
美國鑑於財赤高企已減低研發高端武器的速度,中央軍委已決定良機不可失,加快拉近中美國防裝備上的差距。東南亞一些小國的顧慮又怎能動搖此準超級大國軍事飛躍的雄圖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