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出席全球智庫峯會時提出,全球經濟應作調整,解決各國儲蓄不平衡問題,中國會優先選擇擴消費降儲蓄政策,以改變儲蓄率過高的現狀。他並希望中國的剩餘儲蓄更多地流向發展中國家。 記者:尹燕麗
金融危機中顯現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收入相對較低國家儲蓄率高,而發達國家富裕人群過度消費,其中以中美兩國為甚。周小川表示,中國的高儲蓄問題,主要緣於企業和政府儲蓄的激增,而家庭儲蓄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則相當穩定。
城鎮化發展具投資潛力
周小川強調,「中國結構調整的最佳選擇是擴大居民消費,這將直接拉動內需,並降低總儲蓄率。」但在目前收入分配格局一時無法改善之下,他表示,「次優的選擇是維持和擴大投資率」,但要找到有效的方向並防止浪費。金融危機使出口大幅下降,中國已面臨產能過剩問題,過多工業投資會加劇過剩,所以他指出,城鎮化發展是中國具潛力的投資領域,為未來的人口遷移、消費條件和服務業發展打下基礎,城鎮化也是中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周小川還提出了六種在調整平衡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景和應對政策:一,美國家庭儲蓄率和總儲蓄率上升,中國居民消費上升,全球不平衡得到調整;二,美國家庭儲蓄率上升,中國出口下降,產能過剩,就業下降,進入GDP低增長階段;三,美國家庭儲蓄率上升,中國居民消費提高但幅度不夠,同時城鎮化投資增加,從而降低過剩儲蓄;四,美國家庭儲蓄率上升,中國向其他發展中國轉移產能,解決過剩問題;五,美國儲蓄率調整不順,但中國通過轉移產能實現平衡;六,兩國調整都不成功,不平衡格局持續,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到底那一個最適合中國,周小川表示,「力求一,避免二、六,進一步研究三、四和五。」
樊綱看好房產成增長點
不少專家出席峯會各自發表對經濟看法,其中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表示,在各產業消化存貨,消化過剩生產能力後,企業投資會慢慢跟上政府投資的步伐。「特別是房地產的投資,因為我們過去主動控制房地產泡沫,所以房地產今年銷售恢復,明年的投資就會跟上,成為下一步增長的因素。」
不過,地價與樓價大上大落並非中央願意看見。據悉,中國央行研究局就資產價格大幅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和銀行系統不良資產風險發出警告,並督促在適當的時候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
出席全球智庫峯會重要人物講話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中國應擴大居民消費,直接拉動內需,並降低總儲蓄率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
‧房地產投資將成為明年經濟增長的因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前副總理曾培炎
‧從金融本身看,巨大的泡沫並未徹底化解
社保基金理事長
戴相龍
‧推進人民幣資本賬,開放人民幣國際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