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哮喘及俗稱鼻敏感的過敏性鼻炎是本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多在冬天發病,現時治病主要依賴類固醇藥物控制病情。醫院管理局決定採用中醫預防的醫學角度,在轄下13間中醫診所推出「天灸防治計劃」,在夏天以中藥敷貼為病人作預防性治療,減低其在冬天時發病率。
記者:梁德倫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專業顧問郭元琦醫師解釋,天灸屬非火熱灸法,採用刺激性藥物貼敷於特定穴位表面,令藥物能刺激穴位達致激發經絡調整氣血效果。他表示,天灸多於「三伏天」施藥,分為初、中、末伏三日,今年即7月14日、24日及8月13日,中醫角度而言該三天是人體一年中陽氣最旺盛時候,故療效最佳。今次醫管局的計劃也要求病人在上述三天都要到指定診所敷藥以完成整個療程。
療法不宜孕婦幼童
醫管局中醫藥資訊及科研項目主任謝達之博士稱,早前曾整合逾200份有關天灸治療個案,發現大部份結果都顯示療法有效改善哮喘及鼻敏感病人的臨床病徵。
他又說,藥貼採用了白芥子、延胡索、生麻黃、肉桂及丁香等藥材製成,大都有助人體補陽怯虛,即可針對屬氣虛病的哮喘及鼻敏感。經參考文獻後,參加療程的鼻敏感患者會在大椎、肺俞、腎俞三個穴道上敷藥,而哮喘患者則再加上在定喘穴敷藥貼。
郭元琦補充,為安全起見,孕婦、兩歲以下幼童、肺結核、糖尿病患者都不適宜採用天灸療法。
醫管局中西醫結合服務顧問黃譚智媛醫生指出,參加療法的患者要在三伏天接受三次治療,並會獲發紀錄卡寫下病歷,並在完成療程後3、6、12個月後覆診作追蹤研究。各家指定診所每天只能應付100至150名病人,即名額合共只得千多個,每次收費由120至200元不等。
有興趣市民可到醫管局網頁 http://www.ha.org.hk/chinesemedicine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