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中午在樓下茶餐廳吃飯,見兩個路過的行人,一人一件胸前寫着「曾蔭權不代表我」的T恤,看來是趕去參加遊行的。
下午碰到朋友,關心的問題,是那天參加「七.一」遊行的人到底有多少?那時候還沒有統計公佈,大家都在猜。
其實,那一天到底有多少人上街遊行,最關心的,還是曾蔭權,人數越多,他的頭越大。
但他的頭再大,也不如自己製造的帽子大。
上街的人數,還有得數,真正沒得數的,就是像那件T恤上寫的「曾蔭權不代表我」,全香港,有這句心聲的人,有的上街,更多的沒有上街,如果把有這句心聲的人加起來,那才是一個真正嚇壞曾蔭權的數字。
所以,俗語總是有智慧的。俗語說:「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
曾蔭權那句「代表論」,就是自製了一頂比頭還大的大帽子,一戴,就出洋相。
我每星期都會去寶馬山放狗,郊野公園的山道上有一個求救電話。紅色的電話盒子外,有晨運客用非常漂亮的草書寫了一句:「曾蔭權說視民望如浮雲」。
簡簡單單一句話,不用詮釋,道出了兩種心聲,一種是曾蔭權的,一種是香港市民的,互相都帶着不屑。只是,後者一不屑,聲勢浩大,豈止一片浮雲?隨時就是一場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