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評山下:居安思危下半年有危險? - 黃元山

貸評山下:居安思危下半年有危險? - 黃元山

我今年年初曾於專欄為文:「我發覺有一種民間智慧逐漸形成:『上半年股市會差,下半年就會復蘇』。但……很多機構投資者現金仍然充裕……所以在短期內不排除會出現強烈的挾倉活動……。假設上半年股票和債券市場表現比想像好,可能便會誘使原本看淡的散戶追貨……。但相反,下半年有可能反是危險的時候,因為到時,各國救市方案皆已推出了一段時間,若效果不彰,相信對半活不死的市場有很重大的打擊。」

歐美各國外強中乾

上半年果真出現了「強烈的挾倉活動」,而且由於表現比市場「想像好」,不單止「誘使原本看淡的散戶追貨」,連基金經理亦在5月份,近乎恐慌性的追貨。
踏入下半年,我仍擔心「可能反是危險的時候」。各國救市方案,穩定了金融市場,使市場不用擔心金融市場的全面崩潰,但我對前景仍然比較悲觀。
救市方案其中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將所有金融機構攬了上身,包括金融機構可將問題資產很便宜地典當(又稱押)給聯儲局,而和其他私營金融機構不同,聯儲局不用遵守一般會計制度,不用透露資產的內容和如何計價(mark-to-market),極不透明。於是,市場擔心的系統性風險,由金融機構轉移到歐美各國政府,雖暫時平定,可惜歐美各國,外強中乾,根本的系統性風險問題仍然存在。
提起Sovereignrisks,亦不能不提東歐,特別是弱國如匈牙利,仍然可能隨時爆出問題。

資金市升跌皆快速

另外,我曾在別處為文,提出明日之後的世界,有四大趨勢,包括「去槓桿化」、「去全球化」、「監管法制增多」、和「持份者(stakeholders)的重新分配」。這和過往的幾十年,應該有根本的不同,過往的經驗未必盡能搬字過紙地應用,「在四大趨勢下,而其中又以『去槓桿化』」為重點影響,可以預期,世界經濟整體的平均增長,以至投資項目回報,都會比過往的幾十年為低」。
明日之後,企業盈利增長會比過往低,但令人擔心的是,市場對年底時的企業盈利仍充滿憧憬,萬一企業盈利真的比想像差,各分析員只能像去年年底一樣,不斷調低對來季的盈利預測,觸發市場下跌。
前文亦有所提及,救市方案的副作用,包括由印銀紙引發的通脹預期,使經濟陷入滯脹局面,可能進一步打擊企業盈利。印銀紙帶動了這個所謂的「資金市」,亦誘出投資者將資金從低風險的債市和現金rotate到較高風險的股市和商品市場,但既然是「資金市」,升得快亦可能跌得急,不可不防。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