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投資市場中,由中、港、台組成的大中華市場,已成為區內亮點,環球投資者以實際行動對三地前景投予信心一票,資金持續流入三地股市。景順亞洲投資團隊投資總監蕭光一表示,在中國因素支持下,三地長線前景毋須懷疑,但內地對台灣市場的實質支持需時反映,料短期中、港股市前景較台股優勝。 記者:李嘉麟
上半年滬綜指、港股及台灣股市累積升幅分別達62%、28%及40%,蕭光一認為,內地經濟在投資拉動下,今年經濟增長應可「保八」,經濟情況較歐美佳。在低息環境下,對刺激經濟有一定幫助,若下半年經濟一如預期好轉,有利大中華地區股市穩步向上。
景順籲減持台股
中、港股市經過近期上升,今年預測市盈率分別升至15倍及17.5倍,蕭光一認為估值並非過高。他解釋,內地及香港企業明年盈利增長,料分別達17%及13%,明年預測市盈率相當於12倍及15.5倍,故長遠仍具上升空間。台灣市場方面,兩岸關係明顯改善,成為台股上升催化劑,他認為,內地採購團不斷到台灣採購,令兩岸建立更緊密商業關係,最大意義是,台灣可把中國視作「內需市場」。台灣經濟對內地越見開放,加上稅率下調,能吸引外商在當地設立運作中心。
不過他提醒,兩岸結構上的改變剛開始,是漸進的過程,不會一下子出現重大改變,最少需兩至三年發展,因此,台股短期表現仍受環球經濟左右。景順大中華基金在中、港、台的正常分佈指標為50%、20%及30%,由於預期台股短期難以跑贏中港股市,故予台股「減持」看法,投資組合偏重中港市場。現時台股佔整體比重約兩成,低於指標水平。
港上市台資股選擇少
不過,市場對台股興趣增加,連帶在港上市的台資股亦被炒高。蕭光一認為,從投資角度出發,在港上市的台灣企業代表性不高,選擇有限,如近期投資焦點之一的零售行業一概欠奉,且不少屬落後企業。
投資者想把握台灣市場升值潛力,還是直接投資台股較直接。
蕭光一小檔案
畢業於NationalChungHsingUniversity經濟系
於DrexelUniversity取得理學碩士
92年加入投資界
02年加入景順,現為其亞洲投資團隊投資總監及景順大中華基金基金經理
景順大中華基金過去表現
年初至今:+16.92%
1年:-36.17%
3年:+16.21%
5年:+88.56%
資料截至4月底 資料來源:基金報告
投資寶島首選科技股
景順大中華基金投資三地不同類型股份,由於三地投資市場各有特色,故投資策略或揀股亦有別。蕭光一稱,科技股在台股中佔重要比例,投資台灣科技股是重要一環,基金在台股投資組合中,科技股約佔六成,金融股約佔兩成,其餘為工業、電訊及零售類股份。
他指出,台灣科技公司在世界處前列位置,具競爭力,雖然歐美經濟放緩對科技定單造成打擊,但內地定單增長理想,以TFT顯示屏為例,出口到內地比例,由去年約10%,增至今年20%,手機產品出口到內地比例更逾三成,只要歐美定單不再惡化,基本上科技行業的定單已有支持。從目前情況看,美國經濟應越來越好,故相信台灣出口最壞情況已過。
可揀手機生產企業
目前台灣科技股估值處合理水平,只要第三季定單符合預期,市場對相關股份將有另一番看法。科技股以外,隨着大陸到台灣投資的政策陸續出台,台灣金融、零售及房地產市場將相繼受惠。
蕭光一表示基金揀股關鍵,在於找尋行業龍頭股,台灣科技股種類繁多,可考慮市場佔有率具優勢的種類,如半導體行業、手機生產等企業。中港方面,則以內地銀行及能源最值得看好。由於今年內地貸款增長強勁,可望彌補息差收窄影響,業務能見度高,較可取。至於石油、化工等能源股,受惠內地經濟拉動,亦屬較佳周期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