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救命藥不收錢

醫管局:救命藥不收錢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向前線醫生發出指引,指明在危急情況下,所有用於治療有即時生命威脅的藥物均毋須病人付費,避免再犯伊利沙伯醫院「先收錢後救人」的問題。醫生工會批評指引含糊不清,因不少藥物都在病人有即時生命危險時採用,如心導管及抗生素,批評醫管局未有增加藥物資源而開出「空頭支票」。

被轟用藥措施含糊

上月旺角道車禍中重傷的女傷者王珮於伊利沙伯醫院搶救期間,醫生建議使用一種自費購買的止血針藥NovoSeven,要求家屬先付二萬多元,事件曝光後引起各界不滿。該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日前向各院發出指引,指明拯救有即時生命危險的病人所用的藥物,均毋須病人付款,但須由高級醫生決定並在事後填報用藥個案。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主席何栢良批評,該指引採用「即時生命威脅」的字眼,令用藥措施較以往更含糊不清,「喺醫生角度,好多藥都係用嚟救命,如果唔用病人就好快會死」,例如一些嚴重感染要採用的抗生素,急性肝炎的藥物,甚至心導管等,但指引只着醫生決定,擔心引起病人與醫生的爭拗。
該會將去信張偉麟以示不滿,何栢良表示,若醫管局實施免費「救急」藥物措施,醫管局應調撥更多資源,「家又唔畀錢,又叫醫生用藥,等於開空頭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