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的理由還不夠嗎? - 吳志森

上街的理由還不夠嗎? - 吳志森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今天是七月一日,很多人已經決定上街,但也有不少人,還在猶豫,正在尋找上街的理由。七一上街,要理由嗎?要找,也多得很。政府的施政失誤,曾特首的失策失態,簡直罄竹難書。
六四,他說的話意味着殺了人分了錢就不應再追究了,還說他「代表了整體香港人的意見」。曾先生的「代表論」,催谷了維園二十萬燭光。如果你想再一次清晰響亮地說出「曾蔭權不代表我」,就應該在七一行出來。

特首頻失策失態

事前沒有任何風聲,突然宣佈押後政改諮詢到年底,已叫人氣憤難平。曾特首還用一個騙不了三歲小孩的理由:全心全意應付金融海嘯。不上街抗議,會給人誤會香港人都是逆來順受的白癡。
年花幾千萬公帑聘請副局政助,政績未見突出,反而醜聞不絕。聘用過程黑箱作業,個人操弄馬房文化太過着迹,早已引起不滿。再來是國籍薪酬的紛擾,若不是民眾怒吼輿論聲討,打死都不會退籍,也不會公佈薪金水平。然後又出現「名片事件」、「私人畢業禮風波」,不制衡不喝止,特權心態橫行無忌,陸續有來。
金管局任總退休,表面上,繼任人還未定案,但三人遴選小組早已秘密成立,人選亦早已鐵定,筍工為特首辦主任陳德霖度身訂做,其他都是表面工夫。如果不是心中有鬼,何必做得如此鬼鬼祟祟。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豈止一個陳德霖,凡屬曾氏馬房的政務官,獲今上眷顧,升級就像坐直升機般容易。明益自己人,拉幫結派的影響,將會延續幾屆特區政府而不止。
明益自己人又豈止現職官員,退休高官更是離譜。上半身還在政府總部,下半身已坐財團的大班椅。梁展文可能因為倒楣,也因為做得太着迹,才給人逮個正着。公務員事務局的高官,個個年薪數百萬,所謂把關,迹近兒戲,立法會調查起來,又像中邪一樣全部失憶。這些庸官還霸着那個位置做到退休,想起來,無明火起。
公務員事務局處理紀律部隊薪酬事件,行動緩慢,拖拖拉拉;待事情一發不可收拾,警察要脅上街,才急忙處理,警務處長鄧竟成拍心口一力承擔,被迫與警察簽訂城下之盟。一哥雖然暫時化解了警察上街的危機,但對政府管治威信的打擊,與三十二年前警廉衝突本質相同。處理紀律部隊薪酬風波的過程,暴露了管治水平之低下,叫人搖頭。
雷曼迷債,根本是一個騙局,多少人傾家蕩產,精神崩潰。以「披露為本」的監管機制,結果是「金管不管,證監不監」,互相推諉,無人負責。所謂國際金融中心,只剩下個一擊即破的虛殼。

要求釋放劉曉波

如果以上的理由還不足以令你上街,那麼,回想泰國包機的狼狽;塌樹死人的悲劇;明愛急症室見死不救;發霉藥過期藥等醫療事故,還有派錢派得天怒人怨;生果金資產審查的荒謬政策;暫停外傭稅進退失據;母語教學打回原形;陰乾餓死香港電台的陰謀詭計;豬流感抗疫的過份反應……
還不夠,七一上街要求釋放劉曉波,叫中央政府聽得到我們對這位知識分子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