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和7.1,是香港民主路上的兩組座標。從六四走到7.1,香港人不曾迷失。
六四20年,香港人用15萬點燭光照出中國的良心。今日7.1,經歷八九民運的鮑樸將首次以香港人的身份上街,因為爭取香港的普選,就是爭取中國的民主。前學運領袖王丹、熊焱和馬少方無法來港參與,但他們均期待,香港人能再次創造歷史。記者:陳沛敏
鮑樸:拍下照片寄給父親
趙紫陽前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在今年六四前夕,推出趙紫陽回憶錄《PrisoneroftheState》和中文版《改革歷程》,中外注目。他說,要感謝六年前7.1每位站出來走上街的香港人,「因為03年7.1推翻了23條,這本書現在才能順利出版。」
那時,他來港不到一年,還未開始出版業務,卻感到23條立法草案一旦通過,香港的自由空間勢必收窄,7.1那天跟50萬人一起參加了大遊行。「那時剛來香港,感覺香港人的政治參與意識比想像中強多了。以前聽說89年有百萬人上街,03年好像感到百萬人上街的規模。看見這裏人人都關心自由,特別感動。」
每年在港都上街
他說,如果當時23條通過了,認定何謂顛覆國家、何謂國家機密等的程序和標準將不由香港司法系統掌握,而是由不透明的內地司法系統左右,「對這本書(趙紫陽回憶錄)是直接威脅,可能要冒着被檢控的危險去出這本書。」
03後每一年,鮑樸除參加維園六四燭光集會,只要身在香港,7.1都會上街,今年不也例外。「香港普選非常重要,現在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香港能夠普選,就能給全中國做出一個榜樣。」他認為,司法獨立、實行法治的香港早應該普選,而爭取香港普選就是支持中國民主。
鮑樸認為,香港人現在可以爭取民主,應該珍惜這個機會。89年11月到美國留學的鮑樸曾在紐約的「中國人權」做義工,「我父親89年5月28日突然不見了,當時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他說,自身的權利未被侵犯時,不會在意人權的重要,但到受侵害時才去捍衞,可能已經沒有力量。
他說,每年六四和7.1之後,他都會把在香港拍下的照片,寄給北京的父親鮑彤,「他看到都很高興,他一直非常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王丹:更多人上街觸動中共
八九學運領袖王丹雖然從未踏足香港,但他一直關注這裏的7.1遊行,「如果說,維園(六四燭光集會)的人數,顯示的是香港人對中國內地民主化的期待的話,那麼,7.1遊行顯示的就是香港人對於香港自身的自由與民主的期待。因此,如果能夠有更多的人上街參加7.1遊行,我相信也一樣會對中共政府有所觸動。」
王丹說,今年六四20周年維園內參加燭光集會的人數達到15萬人,令他非常感動,同時更凸顯了香港對於中國的意義。「今天,香港已經成為中國領土上唯一可以發出人民的聲音的地方。」王丹相信,中共政府已經感受到人民對於六四事件的態度,將可促使中共內部考慮解決六四的問題。
「民間壓力 幫助蛻變」
王丹形容,中共政府是一個僵化的機器,沒有外來的壓力和刺激,它是不會主動變革的,「因此,民間的壓力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中共政府的幫助,幫助它蛻變。」
熊焱:香港人鼓舞全中國人
今年六四20周年成功來港的八九學運領袖熊焱,昨日由美國傳來給「親愛的香港父老鄉親們」的公開信,形容今天是「行動的一天!是改變中國和香港命運的一天!」呼籲港人再次創造歷史。
不能忘記燭光集會
熊焱說:「我雖已回到美國,但我的心總是想着你們,不能忘記5月31日的紀念六四大遊行,更不能忘記6月4日晚上維園紀念六四的燭光集會。不能忘記是因為我成了你們中的一員,親自參加和體驗你們創造歷史的行動。」
他認為,香港人20年來為中華民族作出了非凡的貢獻,鑄成了一種香港精神,鼓舞全中國人,喚醒長期被專制奴役的心靈。他記得,六四晚他在維園說「中共一黨專制將會退出歷史的舞台」時,15萬人掌聲雷動,讓他明白這個夢想一定會實現。他說:「5月31日我與你們一起遊行三小時後,我立刻領悟到一個大道理:只要我們行動,夢想就會實現!」
馬少方:7.1這天發聲別具意義
身在內地的馬少方是八九後曾被通緝入獄的學運領袖,也是《零八憲章》簽署人之一。他形容,六四20周年之後,內地連串侵犯人權事件,包括劉曉波被拘控、綠壩事件等,讓香港公民體認到專制下,一切承諾都可能成為「廢話、空話、假話」,因此港人今年繼近20萬人公開悼念六四後,再選7.1這天發聲,具有特別意義。
馬少方認為,7.1遊行是港人自97年以來,對身處的政治環境的一種批判。這天「不僅可以看成是中國公民運動在專制高壓下,由香港公民在香港率先踐行,而且還是中國憲政公民運動的第一次公開發聲。」
公民堅決反對專制
他批評,專制當局玩弄統治權術,無論是公然屠殺和平抗議者,或者粗暴逮捕理性抗爭者,無論是借「綠壩行動」之名,或者是利用煽動顛覆的罪名,包括香港公民在內的中國人都會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