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億「壞賬」變股本 港府收回無期迪士尼決擴建再搵香港笨

62.5億「壞賬」變股本 港府收回無期
迪士尼決擴建再搵香港笨

【本報訊】政府與迪士尼終落實擴建協議,擴建成本約需36.3億元。其中政府會將62.5億元借貸轉為股份,而迪士尼則以債代股及新注資共出資62.5億元。不過,擴建後樂園40年期間的經濟效益卻較未擴建前減少56%,即香港賺少833億元。立法會議員狠批迪士尼擴建計劃搵笨,學者認為政府只是以壞賬當股份,「啲錢根本攞唔番。」
記者:翁煜雄、謝穎詩、林社炳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公佈,與迪士尼於上周五達成擴建協議,計劃成本約需36.3億元,約5年內完成,遊戲設施面積將由22.4公頃,增加至27.4公頃。
政府不會為擴建注入新資本,但會「以債代股」,只保留10億元貸款繼續收息。換句話說,政府當年借予與迪士尼的貸款,大部份約62.5億「唔使還」,轉換為股份再投資。

港較預計少收833億

迪士尼也會將借予合營公司的27.6億元貸款換為股份,同時也注入34.9億元新資本,主要用以支付擴建工程,新股份合共也是62.5億元。政府股權52%,保留大股東地位。其實加上土地成本,政府已付220億元。
吳惠蘭稱,迪士尼以入場人數每年約920至1070萬名遊人計,樂園40年間可為本港帶來984至1,173億元經濟效益;而政府則以每年730萬遊人計,經濟效益約有647億元。不過,政府99年曾預計樂園經濟效益為1,480億元,當時尚未計算擴建收益,現時修訂後反大減56%,即政府雖以股換債,香港卻賺少達833億元。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解釋,當年計算只參考假設數據,「由樂園從冇到有咁做」,而最新評估是以樂園首三年營運實際情況計算,遊人每年平均僅450萬至460萬人次。
劉吳惠蘭說,迪士尼每年為本地居民生產總值增加0.2%,主要為35億元旅客消費。擴建協議也會改變迪士尼現時管理費的計算方法,不再規定樂園總收入2%,改為與樂園業績掛鈎,即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前盈利的6%,預料較現時少10%至30%。

收入盈虧每年公佈

樂園已承諾由08至09年起,每年披露樂園營運及財政表現主要資料,包括入場人數、收入及虧損等財務表現。據了解,迪士尼需將今年財政報告先交予美國總公司,明年三、四月才在港公布。
劉吳惠蘭說,希望7月10日提交財務委員會,因若再拖延擔心影響擴建,並希望可帶來效益,如2014年前帶來3,700建造業職位,及600個全職職位。
不過,立法會議員都狠批擴建計劃「搵笨」,陳偉業要求查看究竟蝕多少錢,「想知道笨拙程度」。湯家驊批評政府賠了夫人又折兵;李華明認為「政府出雞,迪士尼出豉油」。
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蘇偉文稱,以債換股,名義上股份多了些,但實際上是以前投資的,已經收唔返,「究意係股份,定係壞賬,只係個名改咗,對香港人來講,這筆錢注定收唔番。」

迪士尼擴建後新主題區及遊戲
反斗奇兵歷奇地帶

亞洲區樂園獨有
設施包括:巨型玩具供拍照;快速來回U形軌道的穿梭飛車;25米「跳傘」旅程;美食亭

迷離莊園

全球樂園獨有
設施包括:迷離大宅內設有無軌列車,帶觀眾遊歷迷離境界,配合聲效;美麗花園有神秘雕像;冒險家俱樂部提供膳食

野礦山谷

全球樂園獨有
設施包括:淘金小鎮噴水遊戲;大野礦山飛車,可急速飛馳;西部原野馬車供拍攝;舊式旅館提供小食及紀念品

迪士尼擴建計劃股本變動

原有股本總款項/股權
特區政府:32.5億元/57%
華特迪士尼:24.5億元/43%
總計:57億元*

因擴建將貸款轉換為股份
特區政府:62.5億元
華特迪士尼:27.6億元
總計:——

因擴建新注資
特區政府:——
華特迪士尼:34.9億元
總計:——

擴建後股本總款項/股權
特區政府:95億元/52%
華特迪士尼:87億元/48%
總計:182億元#

註:*另加債項84億元,原有總資金為141億元
#另加10億元貸款,擴建後總資金為192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立法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