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疑似越南難民上周三錯蕩抵港,落腳米埔享用地道美食魚蝦蟹。稀客名為「大石鴴」,是香港首次錄得的越南留鳥,相當罕見。可惜少數族裔遭受米埔原居民歧視,留港一天,就被趕走,如今下落不明,估計大石鴴已默默折返越南家鄉。
記者:蔡元貴
色澤灰沉、體形龐大的大石鴴常見於東南亞,但中國境內則甚罕見,只曾在雲南及海南島發現,香港更從未有紀錄。本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米埔保護區經理施百納在帶領一群訪客遊覽米埔時,在觀鳥屋發現一隻大石鴴於基圍上覓食。這是香港首次錄得大石鴴,也是這種鳥兒在亞洲紀錄中最東面的位置。
鳥友湧往拍照
米埔保護區主任梁嘉善說,大石鴴在越南屬於一年四季常駐的留鳥,上周三區內吹西南風,這隻大石鴴很有可能就是從西南方的越南隨風飛來。米埔保護區職員對大石鴴出沒十分興奮,隨即通知本港鳥迷。從中午發現到當天黃昏,吸引了30名鳥友湧來拍照。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翌日有更多雀鳥愛好者前來湊熱鬧,當中包括在清晨時分已來尋覓鳥蹤的深圳觀鳥人士。可惜大石鴴只曾留在香港一天,鳥友在隨後數天都無法再一睹其丰姿。梁嘉善估計,大石鴴已返回祖家越南。
從「香港自然生態論壇」網友張貼的珍貴圖片顯示,大石鴴在米埔覓食的時候,曾被附近的雀鳥襲擊。梁嘉善解釋,事緣一對黑翅長腳鷸正在該處築巢繁殖,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很自然發揮保護家園的本能,驅逐大石鴴,但看來並無造成傷害。
大石鴴檔案
中文名:大石鴴(粵音:恒)
英文名:GreatThick-knee
學名:Esacusrecurvirostris
棲息地:河流或大湖泊沿岸的礫石地帶及沙灘
特徵:
‧體長約49至55厘米
‧面部有明顯的黑白色斑
‧奇大的眼睛以助晚間覓食
資料來源:世界自然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