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伊朗在尋找葉利欽第二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伊朗在尋找葉利欽第二 - 柯翰默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

今日的伊朗革命,正在尋找葉利欽第二。少了革命領袖,示威者走上街頭只會不斷面對催淚彈、警棍和子彈。他們需要像葉利欽一樣的領袖:曾是國家統治集團的一員,現則擁有革命依據與合法性,他將站上坦克為反對派指引方向,為過去無法想像之事大聲疾呼:廢除舊有政治秩序。
目前伊朗革命沒有領袖。反對派候選人穆薩維自六月十八日起,一直到我撰文之際都未曾公開露面。哈梅內伊─艾哈邁迪內賈德政權在鎮壓擴散的動亂上,展現了必要的效率和殘酷,他們兇殘的行徑經過精明配置,關鍵就是分裂反對派。
首先是透過先進的科技來封鎖網路與手機聯繫,這得歸功於諾基亞、西門子網絡公司所提供的服務。他們對於大規模示威遊行給予寬鬆允許,讓人群自由來去,避免天安門式大規模流血鎮壓,但對於小型示威,則以街頭暴力和屋頂狙擊手等完美恐怖工具,加以破壞。那些行蹤飄忽的打擊部隊帶來恐懼,白天他們從屋頂上狙擊,晚上他們快速突襲學生宿舍和醫院,把學生與傷患拖出來毆打,或讓他們人間蒸發。
雖然我們感性大於理性地堅信,那些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的人們終將取得勝利,但沒有甚麼是必然的。伊朗第二次革命是防禦性的,甚至是退卻性的。若要彌補不足,就需廣大群眾,因為每個獨裁政權都害怕必須下令向群眾開槍的時刻。如果這樣做(如天安門),政權將能存續;如果不這樣做(如羅馬尼亞總統壽西斯古),獨裁者將如野狗橫死街頭。伊朗反對派需要在大城市發動大罷工和大型集會,但這一次需要有人站出來,指出未來的路。
穆薩維能成為另一個葉利欽嗎?

奧巴馬在伊朗選後暴動的最嚴重失誤,在於他在初期就公開貶低艾哈邁迪內賈德和穆薩維的政策差異。
這話雖沒錯,但他忽略了兩大重點。第一,在政治光譜上,雖然穆薩維本來只比艾哈邁迪內賈德稍微偏左,但穆薩維的支持者並不限於立場相同者。他能在全國選區吸引立場比他更左傾的龐大選民,包括自由派、解放派、世俗派、君主派、激進派和反對派中堅分子。那些與他最初立場相符選民的數量,相較下只是小巫見大巫。此外,穆薩維的立場已經改變,正如他也已改變一般。今日的他,與競選之初的穆薩維已有很大的不同。
革命是動態而易變的過程。確實,兩個月之前艾哈邁迪內賈德和穆薩維所差無幾,但那已是昨日黃花。革命已超越其初衷,並讓革命領袖改頭換面。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剛開始都是共產黨的傳統政客,他們後來同時變身為改革者。隨後革命來臨,戈爾巴喬夫無法自共黨體系抽身,葉利欽起而促成共黨垮台。
一九八○年代,穆薩維是正統伊斯蘭教殘酷執法者高美尼的總理。二十年後,他以略微修飾的溫和主張參加總統大選。但隨後革命動能開啟:數百萬名比他左傾的支持者,為了他的理想而聚集,讓他的立場也開始激進。選舉舞弊結果讓他更為激進。最後,血腥鎮壓他的追隨者,讓他發表一篇聲明,近乎挑戰哈梅內伊與伊朗政權根基的合法性。革命動能持續:當局正在準備要(以煽動叛亂罪)起訴、逮捕甚至可能處決穆薩維。面臨可能被處絞刑,令他更為激進。
當穆薩維在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改革者與革命家、政治傀儡與人民領袖之間徘徊,這場革命也懸而未決。伊朗當局可能透過逮捕、甚至謀殺,使他的影響力化為烏有,也可能以人身安全和肥缺收買他。但他必須做出抉擇,而且動作要快。除非穆薩維起而面對,或有別人起而取代他,否則伊朗民主起義將以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而非是一九九一年蘇聯垮台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