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為港股期指結算日,恒指的波幅倒是出奇的小,好淡之間沒有角力,收市時恒指微跌71點,不同板塊似個別發展,中資股依然表現較好。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終於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簽定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業務的相關補充合作備忘錄,允許香港與上海、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等5個城市的貿易以人民幣結算。
前一陣子,傳媒正報道,說香港的人民幣結算試點,可能會像兩年前的港股直通車一樣胎死腹中,理由是各有關權力機構不能妥協。
香港人民幣結算業務如何結算,執筆寫本文時仍未有詳情,只好等公佈後才進一步分析。
這幾個星期,恒指成份股中表現最好的當然是中資銀行股,原因之一可能與人民幣結算就快簽約有關,第二個原因是我之前提過的:美資銀行手上今年可以沽售套現的中資銀行股已經全部賣光,來自美資銀行大手拋售的壓力小了。現在,也許可以再補充多一個理由:那是今年上半年內地中資銀行新增貸款的增長非常驚人,估計高達7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如果沒有壞賬,那麼利息收入將非常可觀。
摩根大通也出報告推介中資銀行股,認為現在中資銀行股的平均PE僅10倍,仍是超值,摩通特別推介中行(3988)與交行(3328),大家都知道,交行也是我長期持有不放的股票。
中央料推動教育醫療產業
周小川在接受訪問時,估計今年第2季中國內地GDP增長率會稍微高過第1季的6.1%,看來離開保八還有一個距離。昨日發改委已有一位研究員王小寧建議,中央必須在4個方面加大力量刺激經濟:
(1)公共投資要從基建擴大到非基建項目,如教育、醫療、社保。
(2)刺激汽車消費。
(3)加快城市化。
(4)加快產業轉移,將勞動力密集產業轉到中西部。
我覺上述建議中的第2到第4項,實際上中央政府已經在做,汽車股股價也早已飛升,倒是第一項建議相當新鮮。我也認為中央採納這個建議的機會不小,近來曾特首已經在香港推出六大可發展的產業,其中兩項就是教育與醫療。
可惜中國好像還沒有教育股,醫藥股倒不少,我也在豬流感爆發後買入中國製藥(1093)。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