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7.1──人民發聲平台

神奇的7.1──人民發聲平台

香港人過去被視為政治冷感,很大程度是缺乏民主制度下,香港人對改變政府、影響政策存在一份無力感,但03年7.1改變了這個觀念,每個在炎陽下一步一腳印由維園走到中環政府總部的香港人,都體會到人民力量的可貴,可以迫使惡法擱置,可以趕走不稱職的官員。7.1對香港的政治生態,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民社會是指每個公民都充份意識本身權利和責任的社會,也指人民在憲法保障下自由結社形成的各種團體組織。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指出,根據之前一項研究,香港人對平等、民主、自由等價值的意識不比西方民主發達國家差,但實際政治環境給予公民社會參與的程度很低。

「冇好嘅制度畀民意表達」

7.1遊行奇特之處,在於中央和特區政府都高度重視參加人數,為了事前降溫,中央會送大禮,特區會將爭議性較大的政策、議題延遲推出,或在7.1前加推討好市民的政策和消息。另一方面,泛民也十分看重遊行人數,作為彰顯港人對民主支持度的指標。
陳健民承認,這種情況其實有點「畸形」,「因為冇好嘅制度畀民意表達出來,公民唔可以完全用佢手上嘅選票去就發聲或者左右政策。政策制訂原應有更深入的理性討論,但由於沒有足夠的渠道充份表達,7.1就成為相當重要的人民發聲平台。」
7.1遊行的另一特色是除了爭取民主普選這個主題外,每年都有「副題」,反映公民社會內部各自的關注,有時相互之間甚至出現衝突,例如05年由同志組織帶頭,引起個別宗教界人士不滿,「幾有趣,7.1年年都有唔同組合,表達自己嘅訴求,係香港公民社會一次大展示、一個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