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銀行經歷金融海嘯洗禮,痛定思痛唔敢再冒進,以為最低風險收手續費嘅產品銷售原來係最損害商譽嘅高風險生意,唯今之計,係盡量拓展市場,務求個Pool夠大,平衡風險。人人瞄準中國作為拓展業務市場,CEPA對被視為外資嘅港資銀行裨益十分明顯,最新部署就係加大發展人民幣業務範疇。
滙控(005)成功率先打頭陣在港發人民幣債券,目的之一當然係吸收人民幣資金以便開拓人民幣放貸領域,既為游資增值提供機會之餘,亦可以為於內地經營業務之銀行為人民幣資金開闢更廣闊出路。東亞銀行(023)雖然未能成功霸頭位,亦都好事近了,若滙控人仔債券反應好,更有望成為東亞測試市場熱度的指標。
今年本地銀行要恢復盈利增長,必須從多方向出發,現時本地銀行單一依賴搶攻樓按貸款市場,也未必是一個好現象,一來內地人買樓根本好難做按揭,皆因佢哋無入息證明,大家可去問一下近期連環掃貝沙灣屋仔同埋大單位嘅洪都拉斯、岡比亞及東加籍人士,當中有幾多位係要做按揭就知。
內地客買港樓平一截
唔使擔心溝通唔到,皆因佢哋同大家一樣都係血濃於水嘅中國人,位位都係講普通話嘅曲線內地移民。人民幣升咗,投資移民香港嘅門檻又無升高,一樣係650萬港幣,對好多有志「哎粒康江」之士簡直有如大減價,事實上較諸早幾年人民幣未升值前,又真係平咗一成有多。
本地人眼見樓價被掃高,再睇睇本紅簿仔嘅息,加上銀行放水,好自然就唔顧經濟前景及本身嘅長遠負擔能力而落決定。香港有幾多人買樓唔使做按揭,肯定唔會係大多數,呢個係人生中最大嘅槓桿,假如真係有樣學樣,就更加要望望自己嘅個人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量表嘅狀態。
今非昔比,香港朋友與內地朋友行到入銀行對職員嘅態度明顯係兩個樣,我哋係一感覺到銀行想Sell嘢就掉頭走,內地朋友係坐定定等你Sell佢,你唔Sell佢,反而以為你睇佢唔起㖭。只不過如果大家有樣學樣以為眼見成交熾熱就人買你又買,當心一個好不良嘅訊號已經出現,皆因聽講向按揭證券公司申請按揭保險嘅申請表已堆到上天花板咁高,呢個係咩先兆,自己諗啦!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