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班族經常用電腦,易導致頸梗膊痛,或手臂及手腕出現痹痛,不少人會以按摩減低痛楚。但有脊醫指,若痛楚並非由疲累引發,按摩效用不大,使用電腦過勞引致的手部不適,有可能是頸椎錯位,令神經線受壓,才導致手部痛楚及有麻痹感,嚴重者甚至連拿起水杯或開門也乏力,打電腦時頭部避免向前傾可預防頸椎錯位。
會肩痛及手指麻痹
返工經常用電腦、放工在家也長時間上網及打機,是不少港人的生活寫照,但長期打鍵盤、手握滑鼠或電腦遊戲操縱桿,小心引發頸椎錯位。脊醫朱君璞表示,當頸椎第五及第六節脊骨出現錯位,脊骨或會壓着手部神經線,令患者出現肩痛、手臂肌肉痛及手指麻痹等,尤其尾指的麻痹感覺會特別強烈。
朱君璞指出曾有OL工作時經常要用電腦,在家中也持續上網,長期以右手抓着滑鼠,有時更不自覺地用力過猛,其後右肩、手臂及手腕開始又痛又痹,一個多月後痛楚加劇,連手持電話、開門及取起水杯右手也感到疼痛乏力,曾試過接受按摩,但痹痛並無改善,求診後發現是頸椎錯位。
文職人士、經常要手部及頸部用力的攝影師與樂器演奏家等,均十分容易患上頸椎錯位。朱君璞指出,頸椎需支撐頭部約12磅的重量,若果長期姿勢不良,頸椎就會出問題,因此建議市民使用電腦時要避免頸部前傾,手肘可屈曲成80至100度,放在座椅手柄上,腰背挺直靠向椅背,使用桌上電腦較筆記型電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