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A股重啟IPO影響深遠 - 譚紹興

投資學堂:A股重啟IPO影響深遠 - 譚紹興

上周初當有報道指有資金流入吸納A股ETF時,筆者便在本欄(6月24日)指出實際情況有點不相同,當時筆者在文中分析多隻A股的ETF之成交並無大增,同時更有甚者是A50中國基金(2823)的發行股數反而有下降趨勢,反映資金非但沒有流入,反而正在暗地裏贖回。故筆者估計資金是從A股ETF流出而並非流入吸納。剛巧日前(6月27日)有報道,據EPFRGlobal的統計,在過去一周,中國基金錄得逾20億元的淨流出。此外,ETF乃資金流走的主要類別。
幸好筆者翻查資料察覺A50的發行股數已沒有進一步縮減,反映贖回的情況有機會放緩,但宜密切留意7月中之情況,且看是否受新股招股影響的短暫現象。
上周港股在期指結算前夕,再度突然止跌回穩,恒指掉頭大幅飆升,此乃過去3個月以來第三次,港股在月底忽然發力狂升。在上周3個交易日恒指由17500多點飆升至18600點,短短3日累積上升過千點,而若以4、5月底時之情況來推測,本周港股應有機會再創今年以來的新高,有望突破本月高位19161點。此外,近日大市上升,而成交卻未能同步增加,與大市升勢仿似有點不配合,相信是由於近日多隻新股公開招股,凍結了不少資金。

三金IPO不容有失

另一方面,湊巧地上周內地股市也與港股類似,出現成交與升勢不配合的情況。同時,亦是因為新股上市而影響了大市的成交量,真是無獨有偶。由於國內首隻重啟的新股三金藥業將在本周展開新股認購申請,因而引致上周A股的交投下降,令A股出現縮量上漲,上證綜合指數在成交縮減下仍能以近期高位2928點收市。
整體上,國內的新股上市情況較本港的IPO更受市場關注,由於此乃國內暫停了9個月後首隻再度重新啟動的新股,故其認購反應及對A股市場的影響乃焦點所在,對隨後上市的新股(A股)及會否再度「煞車」等有深遠的啟示作用,而近日國內不少投資者普遍認為今次三金藥業的IPO可謂不容有失,「無形之手」不會讓其跌破招股價,大家雖然未能參與國內的A股IPO,但卻宜密切留意三金藥業招股的進展。
由於據國內市場的預期,在內地IPO重啟成功後,相信很快輪到上海交易所的國際板推出,容許一些海外的股份到上海掛牌上市。基於內地估值相對較高,正如不少A股的估值也高於在本港上市的H股,故一旦本港的股份能夠在國內上市,相信肯定會推高其股價,屆時亦可刺激其在本港的股價。故筆者估計假若數隻重磅本地藍籌股最終能夠在內地上市,應該是推動港股再創新高的強大動力,因此A股IPO重啟其影響頗為深遠,不容忽視。
譚紹興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