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地產(012)主席李兆基上周透露,恒地剛以14億元人民幣投得遼寧省鞍山市兩幅商住用地,總面積1000萬平方呎。投地後,恒地在內地的土地儲備增至1.3億平方呎。
遼寧省鞍山市在中國,只能算是三線城市,開始的時候,香港地產商在中國內地投資僅限於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後來再發展到二線城市如武漢、廈門、成都……現在則進軍港人都沒聽過的三線城市。
恒地及其他香港地產商近年來已有淡出香港的趨勢,近年來香港政府官地的勾地拍賣,幾乎完全停頓,過去幾年幾乎只剩下神勇的信和置業(083)仍然在香港勇敢地買地,其他地產商都把發展重心北移,進軍內地,一線城市沒地,或地價已太貴,就進軍二線城市,到二線城市地價也貴了,就進軍三線城市。
實際上,以恒地在內地1.3億平方呎的土地儲備,數量絕不少過內地的地產發展商,將來,也許我們口中的所謂內房股,也應該包括香港的地產股,因為香港的地產發展商的主要土地儲備、發展重心已經不在香港,而是內地。
香港土地資源太少,可供發展建築房屋的土地更少,土地價格高,發展風險也高,隨時會出現麪粉比麪包貴的問題。
港地產商發展重心北移
現在,香港地產商要以每平方呎2000元的價格買新界土地,而新界的樓宇,樓齡較高一點點的,每平方呎只值1000多元,現在,恒地在香港的土地儲備僅910萬平方呎,還比不上最新這一次在遼寧買下的1000萬平方呎的土地,不過恒地另持有3200萬平方呎的農地。
內地的土地拍賣已經靜靜地翻身了,儘管中央政府從來沒有說要支持地產業,但是卻靜靜地放權給地方政府去靈活處理,對地方政府而言,土地拍賣是重大的收入,要土地賣到好價錢,就必須先推高樓價,之後地產商才有信心參加土地拍賣,不過,因為土地、房屋政策已經交給各地的地方政府,因此不同省市的土地政策也可能不一樣。
但是,不論不同城市的政策如何不一樣,一個共同點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個發展趨勢與香港一模一樣,好的地段與差的地段價格差距擴大,大面積的豪宅與小面積的平價房的價格差距也擴大,一線城市與三線城市的樓價差異也在擴大,遲早有一天,上海、北京樓價會追上香港。
曾淵滄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