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濫毒與豬流感 - 妙玲

少年濫毒與豬流感 - 妙玲

妙玲 自由撰稿人

未入正題且先岔開一筆,筆者不想再把毒美化其名為「藥」──無論K仔、E仔、大麻、海洛英,明明是毒品,為何偏被稱為「藥」?一個藥字將毒品輕描淡寫得猶如傷風感冒藥之類,大大減低對毒品的殺傷意識,間接助長青少年錯覺;以為濫「藥」只是一種潮流玩意。

政府對急切問題拖拉

我們正面對兩大嚴峻而棘手的危機─少年濫毒與豬流感竟同一時間在社區爆發大流行,兩大危機又以少年濫毒的禍害比豬流感來得更震撼、更具殺傷力,更損耗社會成本效益!少年濫毒個案連日此起彼落,由名校到屋邨、公園、商場一發不可收拾,已曝光及仍隱蔽的少年濫毒人數根本無法統計;但肯定比豬流感的確診個案更教人心寒!
面對少年濫毒事件與豬流感疫症兩種禍害,政府和家長都有點束手無策。當然,我們明白身體是自己的身體,兒女是自己的兒女,無論防止少年濫毒或對抗疫症,都不能單靠政府,防毒、防疫第一條重要防線須在家庭做起。但到了個人力量無法駕馭境況下,政府就應責無旁貸需市民所需,例如增設隔離病房,例如協助戒毒教育團體──如正生書院。
十多年來未為社會關注,不被政府重視的正生書院近日忽然熱爆,知名度遠超任何名校。近年港人不遺餘力紛紛北上助學扶貧之際,我們實在難以置信,原來本港仍有學校校舍比昔日七層徙置區天台學校更簡陋,甚至比國內偏遠山區更荒蕪破落的僭建課室,雨天在戶外鐵棚上課師生須跟雨聲鬥大聲,還隨時面對山石壓頂的安全威脅……
特區政府不惜豪擲幾億訂購幾百萬針成效未詳的疫苗防疫,沒理由沒資源、沒空間安頓一所逼在眉睫的正生書院,讓一群曾走歪路的年輕人有個安定環境重返正途?這絕對符合社會成本效益。正生事件非一日之寒,暴露了當局對一些不起眼卻急切的問題往往以視而不見、權責不清、緩急不分的拖拉、推托、卸膊處事態度,直把正生師生推上「前線」……
部份梅窩居民反對與正生為鄰的理由都是假設。在此不妨也來個假設─若南約區中學不是改建正生書院,而是改建為豬流感隔離病房又如何?當地居民是否又會以影響健康理由而抗拒?
以上純屬假設,但不屬假設的是,筆者住所約十分鐘路程之距就是十多年前被麗晶花園居民激烈反對過的九龍灣健康中心,而我住的屋邨還有間精神康復中途宿舍,廿多年來未有人異議,我們憑甚麼去排斥需要幫助的人呢?
毒品禍害無孔不入,任何人的兒女親朋隨時可能是下一個濫毒受害者,世間根本沒有一個百毒不侵的地方──除了天堂……

梅窩可另建學校解決

梅窩居民在《城市論壇》已表明不反對與正生為鄰,只想爭取原區有間中學。南約區中學既然符合正生書院的逼切需要,筆者在梅窩山邊見到仍有不少荒地,政府應有足夠能力協調,在梅窩另建一間面積較小、能配合梅窩學額不足的中學。
我們何不以看待病人的態度去看待正生學生,這些年輕人猶如不慎染上疫症須作短暫隔離治理的病人。少年濫毒數目與流感疫症同時飆升,正生書院的功能等同治理豬流感的隔離病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