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腐敗是群眾事件主因 - 林和立

司法腐敗是群眾事件主因 - 林和立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可能由於警民衝突這類「群眾事件」太多,北京過去幾年已沒有公佈具體數字。但今年自海南感城鎮學生毆鬥、廣東河源村徵地糾紛而導致成千上萬民眾抗議遊行後,又有湖北石首市因一名年輕廚師死得不明不白而引發萬多村民與武警對峙,證明社會「不穩定」因素並沒有因為胡溫當局三令五申要「保穩防亂」而遞減。大陸與海外媒體一般把矛盾指向基層幹部貪污、警察與黑社會沆瀣一氣等等;這些弊病當然存在,而且越演越烈;但同時不要忽視全國司法腐敗,執法不嚴,甚至法院、檢察院公開包庇「關係戶」等醜聞造成的災難性後果。

法院不能維護公義

畢竟司法是社會公正的基石與最後防線。不少發展中國家甚至發達如美國的所謂先進地區都經常發生警察剝奪人權、欺凌弱勢社團等事情。但在美國受警察欺負的流浪漢或非洲裔人士起碼可以告上法庭,且有望得到相對公正的裁決。
中國之所以群眾事件每年達到十萬之譜,且各地上訪人數更以數十萬計,就是因為法院起不了把關,即維護最起碼社會公義的作用。

法官須維護黨威信

大陸司法系統的腐敗從最近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的四億人民幣特大貪污案可見一斑;而且陸續好幾個省,包括廣東、湖南,黑龍江與遼寧的高級法官亦因為經濟犯罪墮馬。全國信訪局收到的上書與投訴有近百分之七十跟司法不公有關。為了平息民憤,最高人民法院從七月開始會用一年時間輪訓基層司法人員,但培訓的主調還是以「司法為黨服務」為中心。這從月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勉勵同僚的演講可見一斑。
王院長呼籲司法幹部要「從嚴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強院」;但同時他敦促法官要遵守「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的指導思想,「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素質人民法院隊伍」。換句話說,滿足黨的要求高於捍衞人民利益或保障法律的純潔。可以想像,一個「黨性強」的法官在審判一宗「民告官」或「民告黨」的案時,很可能會條件反射下「維護黨的威信」!

民怨之火可以燎原

大概由於大陸有六百三十多所法學院,且法學本科生達到三十多萬,今年大學畢業生中讀法律的就業率倒數第二。但分管公安、檢察院與法院的黨中央政法委員會卻抱怨全國,尤其是中、西部的法院找不到足夠法學人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甚至表示,為了解決招募問題,從今年起要「從軍隊、武警部隊具有高中學歷的退役士兵」招收信得過的人員送到特定的法律院校作「定向」培訓。
記得在文革無法無天的時代,法院往往聘用「政治過硬」的軍人或公安充當司法幹部甚至法官,想不到因為保守勢力盤踞政法系統,胡溫當局講了多年的「司法專業化」竟然會走回頭路!
假如胡溫把剛上台時經常強調的「依法治國」忘得一乾二淨的話,那民怨之火就分分鐘會燎原!